返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审案(第2/4页)  唐朝第一道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钟文是不可能直接把这包袱所藏之地说出来的,但一些引向性的方向,还是会提供一下的。

    而且,钟文到现在为止,觉得这位年轻的县尉,给他的感观还是挺好的,帮一下这位县尉,也好结个缘。

    可是,钟文这一句话,算是得罪了诸多的人了。

    那位客舍的东家,以及几名伙计,听见钟文的话后,心中开始惊恐了起来。

    包袱是他们合伙偷的,真要是查起来,必然会有一些端倪的,谁也保不齐不会露出一些马脚出来。

    “道长所言极是,衙差何在,来人把双方人员,隔离押往别院,我要一个一个过审。”

    衙堂坐着的这位县尉,听了钟文的话后,思索了好半天,这才做了这个决定。

    原本,他刚听见钟文的话时,也没反应过来,直到钟文向他使了个眼色之后,心中才明白,此事必然是有蹊跷的。

    当然,他不是一个审案的高手,更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原本只是个读书人,靠着家族的关系,才谋得这个县尉之职。

    本来,他又年轻,没有什么经验可谈,更是没有经历过多少事,同样,也是一个读死书之人,哪里知道如何破案啊。

    话说,唐朝的官吏,基本都是靠着关系上位的,当然,也有科举所取之士,但却是不多。

    毕竟,这个时代,世族宗族权贵掌控着整个天下,普通的百姓人家,难有出读书人的。

    饭都吃不饱,何来书可读?要么被征召去打仗了,要么股徭役去了,又何来时间去读什么书?

    而这位巴东县县尉,就是依靠着他的家族关系,才得已坐上这个县尉之职。

    当然,书必然是读了不少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弄个傻子上来做县尉的吧,毕竟,每隔几年,可是有功考的。

    每相隔几年,朝廷的考功员外郎,就会到各地去对这些官吏们,进去功绩考较,也好评出是否合格或者什么的。

    “道长,还请随我前去隔壁的别院。”

    县尉从堂上走了下来,向着钟文行了行礼,请钟文前往隔壁去帮他,可却是又不好当着这么多人说出来。

    钟文也不多话,事已至此,只得帮着这位县尉了。

    说来,在这个时代,僧侣道士,在绝大部分人的心中,都有着崇高的地位,不管是官也好,还是民也罢,基本都如此。

    要不然,这位县尉也不会如此对待钟文的。

    当然,也有着一些人,是不喜方外之人,只是这类人少罢了,更是不可能说出口来的,真要是他说出来了,说不定会被众人给喷死。

    话说钟文这样的做法,或许有些过于猛浪了。

    但是,他也不是没有一点的想法,毕竟,人在江湖走,总还是要有一些认识的人的。

    虽然,钟文有着李道陵传给他的一份名单,名单上也都有着一些同道之人,更有一些官勋贵族什么的。

    但,这些是李道陵的关系户,可不是他钟文的关系户,真要是钟文出了什么事,这些人也不可能尽全力来帮他的。

    所以,钟文才有了这么一个打算,帮一帮这位县尉,也好结个缘,说不定,哪一天,这位县尉也能帮到他呢?

    而此刻,两方事主被押往隔壁的别院当中,钟文被县尉一同请了过去。

    “道长,还未见教道号!”

    县尉一边引着钟文往前走,一边向着钟文开始探起底来。

    “贫道九首,从利州龙泉观来,此次途经贵县,欲前往长安。”

    钟文直话言明,也省得这位县尉对他有所猜忌什么。

    当然,钟文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这位县尉还真不是猜忌猜疑他,他也只是想知道眼前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