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章 商会崛起神器(第1/2页)  大明从慎重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各地采盐的工艺不同。

    内陆有两个盐产地,一个是宁夏的盐地,另一个是山西的解州。

    解州有一块含盐量极高的盐池,有晋商通过层层过滤提取,山东等沿海一带,取盐的方式通过抄和晒。

    说是精盐,提取得并不纯正。

    重量对比就知道,有的盐一升重达十两,有的盐一升只有七两。

    大明有史记载,盐吃多了,会患上黑血病,或许是提纯不够的缘故。

    严成锦吩咐何能:“找铜盆、木炭、细布和木桶来。”

    何能不知道少爷想干啥,连忙去将东西找来,春晓姐妹拿来细的纱布。

    严成锦把一袋盐全倒进木桶里,溶解干净。

    “少爷……糟蹋了!”何能心痛大呼。

    盐本就比米粮贵,大雪封城,盐就更贵了。

    “拿刀子,在这木桶底下,钻一个小孔,不要太大。”拿刀子这么危险的事,当然要交给何能去办。

    何能不一会儿就转出来小孔,提着木桶回来。

    只是严成锦还不满意,让他又去钻了几个,家里八个木桶,钻空了六个。

    还有两个装着盐水,才没钻。

    严成锦也没闲着,命人将木炭拿到庖房,全部倒进锅里,用清水煮开。

    他要制作活性炭,叫庖厨和何能过来看。

    “这口锅不能用了,你懂本少爷的意思吧?”

    何能委屈地点点头:“买一口新的!”

    连忙命人下人去买了两口新锅,抗着回来。

    煮沸后,严成锦命人将木炭捞起来,这个步骤有些危险,就不亲自操作了。

    木炭用清水重洗干净后,放到锅盖上,烤干。

    烤干后,换了一口新锅,再次倒入锅中,继续煮沸,然后捞起来,再烤干。

    如此反复三次,用掉三口锅,才将烘干的活性炭拿起来。

    在有小孔的木桶底层,铺上五层纱布,倒入草木灰,再铺上五层纱布。

    三个桶都如此操作,为的是去除盐中的氯化镁,除苦涩。

    最后,在两个有小孔的木桶下,铺上五层纱布,倒入活性炭,……”

    严成锦望着这姑娘,闻到八卦的味道,此女长得有几分像谢迁,不会是谢迁的闺女?

    谢迁有两女,按时间推算,尚待嫁闺中。

    谢香灵走后,李清娥轻声道:“香灵是谢大人之女,平日无事喜欢到府上陪我说话,性子直率,没有坏心眼。”

    “小姐多心了,在下未放在心上,过年节,特意给小姐带来一礼。”严成锦从袖口掏出一个胭脂盒,道:“寒风凛冽,将这霜膏抹于脸上和手上,就不会干裂了。”

    李清娥接过闻了闻,淡淡的梅香,臻首道:“谢过严大人。”

    这时,府门外,李东阳背负着手走回来,赢了谢迁两局,心情不错。

    看见那顶破轿子时,心情顿时不好了。

    何能连忙上前打招呼:“李大人回来了。”

    李东阳知道这是严府的家丁,轻嗯了一声,走进府中见夫人拿着胭脂盒,幽幽道:“严成锦呢?”

    “与清娥在后堂。”刘氏含笑:“安定伯的儿子,老爷觉得如何?”

    李东阳不理她,大步走向后堂,却被刘氏拉住了,嗔怪:“你见清娥愿独见哪家公子,分明是对严成锦有意。”

    “就是怕清娥对他有意!”

    刘氏蹙眉道:“此子有心,给府上送来了一罐精盐。”

    李东阳不以为意,盐并非贵重之物,“一罐盐就把你收买了?”

    刘氏嗔怪:“老爷不当家,连柴米油盐都不识,这么精细的盐,买都买不到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