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最难的三件事(第2/3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军师之职已经没了。

    似乎,大顺还真的需要一个能统合陆军部和海军部的的枢密院。

    而那样的话,就又得和天佑殿分开,或者是枢密使为天佑殿一员、或者就是干脆分开天佑殿管政而枢密院管军。

    这还是要看皇帝怎么想,江辰觉得这海军部、陆军部和枢密院的事,自己没必要多说话。但真要说,觉得还是以成事为先,最好还是枢密院下辖,而不是分开各搞各的。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江辰不想说话,皇帝却笑吟吟地问他道:“这一次鹰娑伯倭国之谋,比之参谋部的征倭之略,终究算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

    江辰见皇帝笑吟吟的,也笑道:“回陛下,不好说。以鹰娑伯在土佐的事来看,便无此事,依旧可胜。倭人成平日久,武士糜烂;天朝军改已毕,阵法新颖,只要登岸,便可大胜。”

    “不过,臣也只管陆军的参谋,却管不到海军的参谋。以臣之大略,战功皆归陆军。海军深知倭人无船可战,只恐沦为陆军运输船。故而去转一圈,谋些军功。只是鹰娑伯用此谋,化腐朽为神奇罢了。” 妙笔库 miaobiku.com 厺厽

    “倒是如今,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膺惩倭国的首功,非要归鹰娑伯不可了。”

    “若枢密院既管陆军参谋计划、又管海军参谋计划,两番合力,定出此计,此番调动倭人之功,便尽可归于枢密院。”

    “如今,只怕日后海军见陆军言:若非我们去倭国转了一圈,调动了倭人不敢集结,你们岂能胜的如此轻松?”

    知江辰是说笑话,李淦大笑道:“然也,然也。不过此等谋划,也不算什么。只要情报足备,知倭人底细、兵制、政治,做出此番计谋不难。鹰娑伯也不过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早就盯上了倭国,有心算无心。”

    “日后这枢密院,总要知己知彼方可。”

    一句话,江辰便明白了,皇帝是要给枢密院加权的,还要把情报绘图等一些列的权力集中起来,要负责大战略。

    那便是说……

    江辰暗暗心明,心道恐怕征倭只是个开始啊。陛下如此集权,如果不是为了办成大事,没必要如此,反而应该拆分。

    既如此说,那就是征完倭国,至少还有一两场大仗要打……又要兴建海军,若非南洋,便是安南、缅甸。

    对倭国的大战略调动,刘钰一个人已经完成了,如果征倭即止,实在再没必要搞出一个以效率为先的枢密院了。

    心下暗暗摸透了皇帝的想法,牢记心底,暗道日后若再有开战与否的争论,自己需得明白陛下的心思,免得站错了位置。

    李淦其实自己也清楚,以这些臣子的心思,借着刚才自己和江辰谈枢密院的事,也能领会到自己的想法。

    提前说出来,也有好处。善于揣摩上意者,自有心思。至于那些反对者,无非还是老生常谈。

    但主要还是要看这一次征倭之战,是否真的如刘钰所言的那般:不需要耗费太多国力,反而有的钱赚。厽厼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日后那些反对的老生常谈,便无什么说服力。

    如今刘钰的奏折已到,倭国已经被刘钰逼到了不得不按刘钰教的办法排兵布阵的地步,李淦实在不想再浪费时间去讨论。

    时不我待。

    “众卿,朕前些日子翻看史书,恰好读到唐太宗征高句丽那一段。众臣皆劝,然太宗认为,太子怯弱善良,可以守成却未必能攻下高句丽。若不征伐,只恐高句丽将来成事。读及至此,朕心豁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