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九四章 礼贤下士(第2/4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事倒也不难。

    “守常,这外交部要与西洋各国交流,又要掌控关税,便需人才。”

    “科举人才,自是不行的。他们又不懂西洋语言,更不懂关税问题,所以要么从武德宫里选人,要么从靖海宫里选。”

    “武德宫学的都是些道法,靖海宫学的都是些技术。我看,这事需得回禀陛下,靖海宫就培养这些人,将来考核堪用。”

    “你那关于西洋诸国的翻译和简史介绍,也需尽快成书,便做教材。”

    “正好,这一次跟我去欧罗巴的这群人,陛下也正愁如何安置,这外交部便是个好去处。没有本事,就去学嘛。”

    “有本事的,陛下还是希望他们去学军阵之法,将来做军官的。次一点的,就可以扔到外交部嘛。”

    一提起像是党炫明那批跟着一起去欧洲的人,齐国公也是一阵头大。

    本想着见识到了西洋人的军阵技法,回来之后上疏军改,哪曾想还没到家,大顺已经军改了。

    至于技术,齐国公又不是彼得,也没有去造船厂真学本事,那些跟着去的勋贵子弟更没有学什么技术。

    而且天朝自古以来轻贱技术工匠,让他们去学,在他们看来也是一种侮辱。

    派了一群勋贵子弟出去转了一圈,实际上毛也没学到。留了几个好学的在法、俄的科学院,或者军校之中,剩下那些回来的都是只看了数年的热闹。

    可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帝也头疼这些人回来后的安置。

    齐国公觉得,正好,这些人去欧洲转了一圈,多少也会几句西洋人的语言。

    不妨扔到靖海宫,找一些西洋教师,学几年西洋语,到时候直接全塞进外交部便是。

    反正等着南洋一定,这外交部也就是个摆设了。

    正好可以安排这些人有个事做,领点薪水,都是勋贵家里的自己人,也算是为自己人谋了福利。

    你好我好大家好,除了皇帝内帑或者国库。

    刘钰心说你这话说的,这是把外交部当成了残次品垃圾场了?

    这外交部本来就需要涉外语言,所谓家族渊源,到最后岂不是全都是近亲小圈子?

    “行吧。聘用教师的事,我去做。翻译的事,我也尽快。至于人选……只怕还得陛下钦定?”

    齐国公道:“那是自然。沿途表现的优劣,是否可用,是否学到了什么,这都是要奏报的。陛下是要先挑选出一些人的,军改正可用以填充为军官。剩下的,才能扔到你那。”

    刘钰想着只要别往海军里面扔就行,至于外交,那倒不是太有所谓。

    弱国无外交,海军不强出不得南洋,也就不存在外交。

    若是海军强了,外交自然也就简单了。

    反正至少今后十几年内,大顺的外交总路线已经定下来了:联法、打荷、遏英、和俄。

    总路线已经铺就,大顺不需要苏秦、张仪那样的外交天才,需要的只是按部就班的人才。

    细枝末节就没有那种重要了。弄一群勋贵的庶子们当外交官,凑合着倒也行。

    “国公,主要还有件事。日后可能要外派他们去往欧洲各国。你可得想好了,这时候去欧洲,与流放三千里无甚区别,他们内心怕不情愿。到时候,定是要得罪一些人的。”

    齐国公哼笑道:“这有什么得罪的?此番之前,可能会觉得像是流刑三千里。去过一次,只能算是外放到京城之外,没有那么蛮荒。衣食住行,虽与本朝大不同,但也不至于若如张骞困于匈奴、苏武牧于北海。”

    “将来若真立了外交部,有本事的做个各司郎中,没本事的也混个员外郎。一个个又都不能袭爵,如今战功也轮不到他们,给条出路,哪里会记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