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四零章 纳税做个好商人(第2/3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帝立法,却在这做好梦,等着皇帝主动给你们带来你们想到的东西。

    既然你们想屁吃,我就给你们个屁。

    这屁的滋味颇浓,商人们大为受用。

    均想,然也,鹰娑伯家里四世五爵,这等关系,这等身份,这等地位,只要他参股,那自然是没人敢动他的规矩。只要他想逃税,谁人敢收?

    现在看来,鹰娑伯也和其余人大为不同,之前这贸易公司扔出去的白银也有个百十万两了,他也不曾心动。

    又有保证,如何不行?

    烧饼既有两面,自然也会有人想,若是将来翼国公、鹰娑伯一家出了事,我等岂不是皆被连累?

    既有多想着正面的,也有多想着反面的,这事反倒是好办起来。

    本来要募集的股份就不是很多,愿意出钱的足以,刘钰不过是想要引领一下潮流,在松江形成浓厚的前资本主义时代的风格,形成南北方的资本流动。

    资本得动起来,不能都囤在各家的地窖里。

    也知道肯定有人会因此畏缩,但也肯定有人会肯来赌一把。有时候,推动世界的,靠的是一群赌棍,而不是保守者。

    “诸位,既说到这财产不可轻动的事,咱们便得知道,需得上税。你上的税多了,产业就越安稳。”

    “我也打听过西洋人的税法,如这玻璃,是按照原料收税的。每担原料,收取一定的税。”

    “玻璃行业,咱们之前并无。既是无人竞争,我看就不如这样。”

    “日后产出的玻璃,每块便缴几分银子或者几厘银子的税,不可逃脱,也方便记录。”

    “这税,既是咱们主动要求的,就交到海关那边。”

    “除此之外,这股票交易,我看也要缴一定的税,也好让衙门做个主,你们意下如何啊?”

    若是别的,这么缴税自然是不肯的。

    可玻璃、火柴乃至股票等,都是从无到有的东西。要触动的人的利益,暂时没有。

    先把规矩立下来,又无人竞争,商人们肯定是愿意的。

    因为……税加在玻璃上,和商人有什么关系呢?

    缴税的,是买玻璃的人。

    技术垄断之下,没有竞争,也就不需要靠避税来竞争,而是把税转嫁到买方身上,何乐不为?

    而且就算是比西洋人的玻璃便宜数倍,可能买得起玻璃、火柴、烟卷、股票的,肯定还是有钱的,这等税收起来也舒服。

    至于为什么要缴给海关,众人心里也清楚。

    这海关里,有“自己人”。那肯定是要给自己人铺一条政绩。

    虽说不怕县官只怕现管,也虽说海关里的自己人官职不高,但自己人背后的势力可大,在场的人如何理不清这其中的关键?

    朝廷可从未收过玻璃税,这税又是主动缴的,自然是想交给谁便交给谁。

    而且海关是直接报给京城的,还有部分走的是内帑。

    商人们向来把税收看成是一种“贿赂”,反正都是贿赂,绕过中间商,直接贿赂给京城乃至皇帝,岂不更好?谁能比皇帝的权还大?

    主动交税的事,旷古罕有。

    刘钰算是先小人后君子,把事说的明明白白了,接受的话就入股,不接受的话便不入。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他又借着这个机会,讲了一通“税收的意义”的废话。

    众商人均想,谁要听这等屁话?税收又无意义,与我等何干?纵有战乱也乱不到我们的头上,打了准噶尔、罗刹,与我等什么好处?按理这平准的税,就该甘肃的人出才是,关江南屁事?

    不过无非是多缴些税,日后也好叫朝廷扶植罢了。

    在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