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三五章 市什么骨(第2/3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分红,悔的肠子都青了。

    这种当众分红的故意为之,染出了一片西方不亮东方亮。

    西方经历了南海泡沫,连牛顿都赔了一大笔,不得不感慨他能算出天体运行的轨道却算不准股市;出台了,禁止在未经国王授权的情况下,成立能够转让股份的公司,使得英国的股份制公司一直到几十年后都一蹶不振。

    而在东方的松江,贸易公司每年分红的大量白银,激发了人们的狂热。

    稳定的政局之下,对外贸易的兴起,使得大量的白银资本积存在松江附近。人们渴求着一个发财的机会。

    半个月后刘钰要开宴会的消息传出,一下子就让松江的周边震动起来。

    人们听到的,不是宴会,而是又有大量的银子和分红在向他们招手。

    至于利润和回报率到底有多少,他们相信刘钰能带来财富,那些每年分红的白银已经让许多人陷入了盲目。

    认识的、熟悉的,人传于人。

    不认识的,不熟悉的,听说这个消息后,迅速将消息传到了周边。

    这里和广东,或许是整个大顺资本最为富集的地区。半个月的时间,意味着七天的半径,这里做生意的人都在松江有耳目。

    很快,消息就在数百里之内传遍。但凡能拿出几千两银子的,都匆匆朝着松江这边赶来。

    上一次已经错过了,这一次不能再错过。

    至于刘钰到底要干什么,又有什么新的买卖,没人知道。

    其实刘钰想干的,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以他的官面身份为担保、以海运为缩短距离的工具、以威海为轴心中转枢纽,把股份制公司为手段,将江南的资本投入到北方。

    大顺要搞工业革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资本富集区和资源富集区是分开的。

    江南有钱,有很多钱。

    但是江南没有大型的煤矿和铁矿,尤其是靠的很近的那种。

    辽东有煤,有铁,而且有很多煤,很多铁。

    但是辽东没有钱,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一个大型的煤铁矿。

    原本,辽东和松江是遥远的,遥远到让松江的人感觉那是天下之外,毕竟塞北。

    而现在,对日贸易发展的海运基础,使得这个距离缩短了。

    掌握了新航线之后,贸易公司不但可以从松江直航日本长崎,也能够从松江轻而易举地航行到辽东。

    每年从辽东运送到松江的大豆、小麦,就是一个缩影。

    距离一旦缩短,股份制公司一旦正规化,江南的商人就可以坐在松江,等着分钱,将资本募集起来,开发辽东的煤铁矿。

    赚钱,肯定是赚钱的。

    只是以往商人们做什么,都是自己会什么便做什么。

    现在贸易公司这种股份制公司的出现,使得商人们不必自己会做,只要立好了规矩,投钱就能做。

    短期来看,大顺要军改,需要大量的铁支撑军工业。

    长期来看,辽宁移民开垦、鲸海移民开垦、蒙古移民开垦、对朝鲜对日本的贸易,都使得在辽东兴建煤铁产业大为有利可图。

    更长期来看,辽宁作为大顺的重工业基地是最为合适的。至少比山西要合适,因为山西没有海运,而辽宁的铁矿和煤矿都紧靠着全国的第十大河,辽河。

    只是这种有利可图,是长期的,短期不太可能赚,至少也得三五年的周期。

    依靠着贸易公司分红的震撼,依靠着刘钰的个人信誉,刘钰相信只要自己不要脸地忽悠起来,就像是南海公司一样忽悠起来,肯定会有很多人“上当”的。

    这种“上当”的基础,刘钰谋划了数年,准备了数年,终于到了收割的时候。

    刨除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