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落后(第2/4页)  新顺17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从外书房走到外面,刘钰心里颇为压抑,初秋的蝉更是叫人心燥,吱吱地叫个不停。

    馒头还老老实实地在马厩旁等着他,离着老远就看刘钰低头耷拉角的,心里也是一阵不祥的预感。

    赶忙走到身边,刘钰这才想起来身边还有个忐忑不安的小厮。

    “没事,和你无关,你大可放心了。”

    “呼……”

    馒头长松了口气,伸手抚着胸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道:“我见三爷面色不好,以为又要跟着三爷挨打呢。既是无事,那小的先去泉柳居知会一声,也免得那些人担忧。”

    “嗯,好。我就不去了,有些事,没心情吃酒了。你也别说我不去了,就说……”

    “这些话还消三爷教?我就说三爷被国公叫住,询问学问。”

    刘钰见他机灵,笑着从怀里摸出来一小块碎银子扔过去道:“正好,今日初八,护国寺有庙会。你就去玩耍吧,我今日也不出去,没你的事了。”

    这是自己的心腹之人,自小一起长大的伴读,待遇自然不同。

    馒头接过钱,行了礼,见刘钰还是愁容满面,关切道:“三爷心情不好?”

    刘钰点点头,心说心情好的了吗?看着四海升平,实则天下剧变,老子又不想混吃等死,更不想让大顺重蹈百年后的屈辱,可思来想去,只能叹一句道:“无奈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事和你没关系,你去忙你的吧。”

    馒头不再多问,自去马厩里取了马匹离开。

    刘钰心情不好,有些事需要想清楚,只好先回自己的住处。

    他还没成家,也没有什么职位,如今还在国公府的内院住着。国公府虽大,可印在骨子里的记忆不会变,还不至于找不到自己住在何处。

    慢悠悠地穿过了外仪门,又是一个二十多丈宽阔的院子。正面是个五间开的大前厅,不过这也不是国公府的正房。

    沿着满是花草的小路过了前厅,又有一道仪门,这是内仪门。

    进了内仪门,再往前,才是国公府的正堂,七间开的厅堂,这是公侯府特许的制式。

    士农工商之下,商人再有钱也不能盖七间开的正堂。那是僭越,杀头之罪。

    照常来说,或是皇帝降旨、或是公侯来访,这正堂才能用,平时也就是个摆设。

    刘钰住的地方还远,正堂这里有个穿堂,过了穿堂向右走个百余步,再走过两个院子,才是他住的地方。

    礼法制下,兄弟姊妹之间不能一起厮混太久。一旦到了青春期,就必须要分开住。自己的姊妹们都在正堂后面的一些院落里,母亲也在那边,方便照顾教育自己的姊妹们。

    都说脏唐臭汉,其实公侯府里并不太在意,主要是怕更进一步,直接弄出“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的骨科故事。

    这里的规矩和前世截然不同,虽然文字相近,但其实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刘钰终究还不太习惯,只能慢慢适应。

    挪到自己的小院,院落里有两株白果,阳光洒落,投下点点斑驳。

    几个小丫鬟正在那洒水,还有两个小丫鬟提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上挂着成团的面筋,正在那沾知了,大约是怕恼人的蝉鸣搅扰了公子的清梦。

    才进门,一个穿着青黄裙的丫鬟便迎了过来,不等刘钰吩咐,就先打来了洗脸的水,手里拿着毛巾站在一旁候着。

    “三爷今儿这酒怎么吃得这么快?”

    小丫鬟站的极近,吐气如兰,平日里也含些薄荷叶,丝丝清凉,吹的刘钰痒痒的。

    不等刘钰回答,丫鬟便将毛巾递过来,让刘钰擦了擦手。嗅了嗅刘钰呼出的淡淡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