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三章 战略上藐视敌人(第2/3页)  铁马秋风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没有。所以,此次出征,一是要攻城拔寨,二要提防西夏袭扰。”

    韩世忠一说就说到了点子上。

    在辽宋夏金四国中,国力最弱的应该是西夏,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最强的也是西夏,这个民族政权身上有一种独有的狠辣韧劲和狡黠,让它能够一直屹立西北而不倒。

    西夏自李元昊称帝(1038年)起,直到被蒙古所灭(1227年),历经十帝,享国189年。若是从881年李思恭拜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346年,比赵宋的历史还要长。

    从李元昊称帝起,西夏对外征战不断,通过战争,这个政权得到了承认,站稳了脚跟。

    尤其是和大宋之间,前后历经五次大战,从仁宗朝一直打到了徽宗朝,断断续续搞了近八十年。

    西夏一直奉行打得过就横,打不过就怂的原则,大宋在西夏战事上耗费了无数国力,却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由此可见西夏人的厉害。

    “韩大哥说的没错。”

    种彦崮接话道:“我种家自高祖(种世衡,种家军创始人)起,三代都在西北边陲与西夏人作战,对西夏人的痞性最是清楚不过。”

    “彦崮这个痞字说得好。”韩世忠点头道:“西夏人惯用诈,对付他们再谨慎小心都不为过,切莫有丝毫大意。”

    叶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要在出兵之前再来个集体学习会,了解一下宋夏的交战史。

    “还有。”韩世忠继续提醒道:“西北边军多是汉人,他们身经百战,最擅对付西夏人,又有大功于华夏。所以此次出征,对这些边军要尽力招揽,少一分折损,对靖边就多一分好处。”

    秒懂!就是这些人不能瞎搞呗。

    这些人虽然出身贫寒,又没什么文化,可能还有很多臭毛病,可却像产业工人一样是宝贝、是人才。

    对于人才,我们要像沙漠渴望雨水、蓝天渴望白云一样,去追求、去珍惜、去善用,只有聚八方英才、各尽所能,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

    “韩太尉的教诲想必大家都清楚了。”

    叶治强调道:“此次出征干系重大,各军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轻忽大意,我在此预祝诸军马到成功!”

    “万胜!”

    ……

    第二天,叶治、种彦崮、呼延通、施全和韩世忠几个还一起开了个闭门会。

    虽然叶治说仗具体怎么打看各军各显神通,不过此次三军要各自为战、独当一面,不单是呼、种、施三人,连叶治自己都有点小紧张,毕竟他们之中只有呼延通实操经验足些。

    而呼延通心里也没底,他的实操经验主要是冲锋陷阵、上阵厮杀,而不是行军布阵、运筹帷幄。

    要说战争是门艺术的话,他们几个感觉还刚入门,以后艺术水平能有多高还有待检验。

    不过韩世忠身为中兴四大名将,戎马一生,他可是满身的战争艺术细菌。

    所以闭门会,实际上是几人向韩世忠讨教。

    韩世忠也不含糊,将自己半生戎马的心得体会倾囊相授,让众人几有茅塞顿开之感。

    聊着聊着,不可避免地从形而上聊到形而下去,几个人纷纷请教这仗到底怎么打最合适?

    韩世忠捋须含笑不语,让叶治先说说自己的想法,不知是存了考校叶治的心思啊,还是觉得自己也说不好。

    反正叶治是当韩世忠在考他。

    对于这个问题,叶治反反复复想了很多遍。

    首先从结果上看,取胜应该问题不大,毕竟三十万大军不是泥捏的。可是既要结果圆满,又要过程漂亮,那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既圆满又漂亮,叶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