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九章 允执厥中大中至正(第1/3页)  铁马秋风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又称春耕节,相传起源于伏羲氏,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每年二月初二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长安城南门外,崔世华在前头牵着牛,只穿了件单衣的叶治在后头紧紧地把着犁,在回暖解冻的黄土地上犁出一条条整齐的沟壑,彭玉章在沟壑里均匀地撒下一粒粒种子,并覆好土。

    春耕三人组已经耕了整整一垄,除了他们,京兆府里的官员胥吏和百姓,都在合力辛勤地耕种着。

    叶治抬起手臂,又擦了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整个后背都已经湿透。

    别以为把犁很简单,这不仅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深了不行、浅了不行、歪了也不行,犁出地垄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收成。

    “官人,要不咱们歇歇吧。”

    叶治转过头,对彭玉章笑了笑,道:“不用,这种辛苦不累人。”

    是啊,拥有如此厚重的土地,再辛苦的耕耘都是心头的踏实和喜悦。

    “嗯,官人说的一点没错,等到了收成的时候,再辛苦都不嫌累。”彭玉章笑道:“收成好,年景好,对百姓而言,比什么都重要哩。”

    “嗯,兜里有粮心里不慌,日子就能过下去。”叶治又擦了把汗,“所以啊,老崔、老彭,如何让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你们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官人说的是。”前头牵牛的崔世华道:“我和老彭定当尽心竭力。”

    “嗯,其实咱们也像是在耕种,咱们的收成就是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让天下太平无事,为了这个,咱们所有的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与诸君共勉吧。”

    “是。”

    “官人,大官人!”

    就在叶治几人说话间,田垄上传来了一阵呼喊。

    叶治转头一看,问道:“阿瓜,何事?”

    “官人,快回!夫人要生产啦!”

    啥?老婆要生啦?

    叶治急忙撇下犁,对崔世华和彭玉章道:“你俩多辛苦,我先去了。”

    “官人,先恭喜啦。”

    “嘿嘿,到时来吃酒。”

    叶治挥了挥手,三步并作两步上了田垄,跨上夏侯镜牵过来的青狮,在几人的护卫下便往衙署疾驰而去。

    叶治回到家时,里里外外都已经忙开了。

    “哥,你回来啦。”

    “怎么样?”叶治一脸焦急的问道:“都好吗?”

    “稳婆已经在接生。”鲁巧答道:“请的是城中最有经验的王稳婆,哥你就放心吧。”

    “官人,快把衣裳穿上,别受了风寒。”

    跟在后头的阿瓜手臂里还挽着叶治的外袍。

    虽然春日已暖,但温度还是挺低的,叶治在田里忙了一身汗,赶回来的路上还是穿着单衣,风一吹汗也干了,这一说穿衣,叶治才觉得真有点凉飕飕的。

    “阿香,你去打盆热水来,给大官人先洗洗。”

    鲁巧一边吩咐着,一边帮叶治穿好外袍,又蹲下身子帮叶治放下了带泥的裤脚。

    叶治的精神和注意力全在产房里,只听到稳婆在里头不断地喊着、指使着,最牵动神经的还是雪儿痛苦的呼叫。

    “使劲!使劲!再使劲!”

    王稳婆自己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

    “……啊、嗯,……”只听得雪儿不停地憋力,不停的痛呼,“啊……,治哥!啊……”

    叶治心头一紧,急忙应道:“雪儿莫怕,我在,我在!”

    叶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