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七章 黄成蹊是个好领导(第2/3页)  铁马秋风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叶老弟大散关之行如何啊?”

    “秦岭风光独绝,大散关名不虚传,不虚此行。”

    “嗯,凤州虽然偏远,比不上江南的富庶繁华,但名胜古迹不少,值得一去。临安有西湖十景,凤州也有八景。”

    “哦,都有哪些奇景?”

    “凤州八景者,南岐霁雪、凤岭晴岚、铁棋仙迹、萧寺晨钟、栈道连云、滴泉鸣玉、石门秋月、唐沟烟柳。每一处都是值得一观的好景致,今日咱们这茶汤的汤水就是取自滴泉。”

    黄成蹊有点炫耀似的介绍道:“叶老弟你初来乍到,可以抽些时间多去走走看看,这衙门里的事无需太过操劳,交给下面去办就成。”

    哇靠,黄成蹊这个领导居然这么好,让属下翘班去游玩。

    “黄大人,属下今日来,还真有件事情要禀告,请大人定夺。”

    “噢,”黄成蹊微不可察地皱了下眉头,“什么禀告不禀告的,有什么事,叶老弟但说无妨。”

    “属下在黄牛寨,刚好遇到了一些从宝鸡逃难而来的饥民,寨中无法长时间安顿,不知大人能否将饥民安置下来?”

    “什么?饥民?”

    黄成蹊一错愕,旋即放下茶盏埋怨道:“这个种彦崮,行事怎么能如此孟浪。朝廷再三申饬,不得接纳北民,他倒好,居然开关纳逃,这要是坏了两国邦交怎么办。”

    黄成蹊劈头盖脸地一通埋怨,让叶治到了嘴边的话一时卡在了喉咙里。

    “叶老弟,黄牛寨有多少饥民?”

    “有一两百吧。”

    “是种彦崮让你来找我的?”

    叶治摇了摇头说道,“是属下看饥民可怜,又无处安身,所以才来向大人禀告的。”

    “这种彦崮荒唐啊。”黄成蹊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两国刚刚议和,息兵止戈,他这么做,万一金人兴师问罪,岂不是又要重开边衅!”

    “黄大人,这些饥民也是大宋子民,我们怎么能见死不救。”

    “唉,叶老弟。”黄成蹊语重心长地说道:“这话虽然不错,但现在大散关以北是属于金人治下不是,万一金人问起罪来,理亏在我啊。”

    “黄大人,属下有些不明白,复我旧土,抚我邦民怎么就理亏了呢,要说理亏也是金人理亏。”

    黄成蹊被叶治一怼,不由脸色一白,嘴上稍稍缓和了几分,苦口婆心地对叶治劝道:“叶老弟,切莫意气用事,这事情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不是我黄某爱惜官位,我是怕万一两国重开战端,那百姓又要遭受兵火之苦啊。”

    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叶治都不知道如何去反驳。

    “那是不是为两国邦交就要卑躬屈膝、跪地称臣?就要置子民于水火,见死不救?”

    “叶签判!”

    黄成蹊被怼的不轻,不由勃然变色,恼怒道:“种彦崮是宣抚司的人,我管不着。但凤州的地界我说了算,我是不会拿万千百姓的性命去冒险的,安置饥民的事情休要再提。”

    说完,气呼呼地端起了茶盏。

    黄成蹊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让他同意安置饥民是难比登天,可如果不妥善安置,饥民的生计是一个大问题,总不能把他们重新赶回去送死吧。

    虽然叶治给种彦崮出了个主意,让饥民中能劳动的去修建兴赵原,通过以工代赈的法子暂时解决饥民的吃饭问题,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叶治意兴阑珊的出了州衙,夏侯镜破天荒地开口问道:“官人,如何?”

    叶治苦笑着摇摇头,叹了一口气,默然无语。

    头痛啊头痛,没想到刚上任就碰到了这么棘手的事情。

    叶治蹙着眉头默默地走着,一时想不出其他什么好的法子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