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五章 勃极烈(第2/3页)  铁马秋风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没有明说,张通古也清楚他说的是谁。

    女真权贵内部已经分裂成两个派系,一派是太祖阿骨打一脉为主,另一派是太宗吴乞买一脉为主。

    女真内部的分裂,还要从女真族的勃极烈制度说起。

    勃极烈即酋长之意,女真族龙兴之前是酋长制的部族,族里的大事由各部落勃极烈组成的议事会集体讨论决定。

    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后,四处征战,为了集权的需要,他将庞大的议事会,改组为由皇帝和少数国相级别的高级核心官员共议国事的勃极烈制度。但皇帝的权力仍受到各个高级核心官员的牵制,类似集体领导。

    最初的勃极烈成员有五人,按地位高低顺序分别为:都勃极烈,即皇帝阿骨打(金世祖完颜劾里钵次子);谙班勃极烈,此为皇储,由阿骨打四弟吴乞买担任;忽鲁勃极烈,相当于国相,由阿骨打堂兄完颜撒改担任;阿买勃极烈,相当于国相的第一助手,由阿骨打堂叔辞不失担任;昊勃极烈,相当于国相的第二助手,由阿骨打最小的弟弟斜也担任。

    不久,阿骨打又增加了第六位勃极烈,即乙室勃极烈,相当于国相的第三助手,由其叔父阿离合懑担任。

    这六人是当时女真族权力的核心。

    1119年,阿离合懑死。

    1121年,撒改死,原昊勃极烈斜也升为忽鲁勃极烈。昊勃极烈则由阿骨打的堂兄弟蒲家奴担任,乙室勃极烈由撒改的长子粘没喝担任。

    女真族最初实行的是同代相传、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这样能保证整个部族在恶劣的环境中始终有成年的领袖领导。

    比如景祖乌古乃(阿骨打的爷爷)将权力传给世祖劾里钵,然后是劾里钵的四弟肃宗颇剌淑和五弟穆宗盈歌,这一轮过后才是势力最大部族的下一代来担任领袖。

    世祖劾里钵有五个儿子,长子乌雅束、次子阿骨打、三子斡带、四子吴乞买和五子斜也。

    穆宗盈歌死后,女真族的最高权力回到了劾里钵一脉手里,先是乌雅束,然后是阿骨打,因为斡带死得早,所以阿骨打死后皇位传给了吴乞买,斜也成为皇储。

    但斜也命也不长,早于吴乞买五年就死了,吴乞买把皇储谙班勃极烈的位置空闲了两年。

    因为女真族的汉化,吴乞买当时已经在考虑要废除勃极烈和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

    不过阿骨打这一脉的实力太强大了,在大家的催促下,吴乞买不得不选了阿骨打嫡长孙合剌(即金熙宗)作皇储。

    同时金太宗作了一次有利于自己的调整,让自己的长子蒲鲁虎担任忽鲁勃极烈,降原忽鲁勃极烈斡本为左勃极烈(左相),由原乙室勃极烈粘没喝为右勃极烈(右相)。

    1135年,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死,合剌继位成为金熙宗,皇权终于又回到了阿骨打一脉手里。

    金熙宗上台后不仅没有补上谙班勃极烈这个空缺,反而迁忽鲁勃极烈蒲鲁虎宗磐为尚书令、太师,迁左勃极烈斡本为太傅,迁右勃极烈粘没喝为太保,总管政府机构,并领三省事。

    这实际上是废除了勃极烈的议事制度和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转变为三省六部的文官制度和父子相传的继承制度,这是女真族汉化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勃极烈制度的废除,引起了吴乞买嫡长子蒲鲁虎的强烈不满,因为若金太宗吴乞买早点把勃极烈制度废除,则蒲鲁虎可以当太子继承皇位。

    结果吴乞买迫于阿骨打子孙的压力没有这么做,把皇位留给了金熙宗。而金熙宗上台后不久,却把兄终弟及的勃极烈制度给废除,蒲鲁虎哪里会爽。

    愤愤不平的蒲鲁虎在朝中跋扈尤甚,金熙宗即位之初对他处处忍让。

    不过处处忍让不意味着永远忍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