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二章 佛日大师(第2/3页)  铁马秋风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吗,这些日子你好好将养身体,殿院差人说,陛下关照,让你先好好养着,等好了再去点卯。”

    “嗯,我知道了,这几日累了嫂嫂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没什么劳累不劳累的,只要你没事就行,好了,你先躺会儿,我去安排一下,有什么事情你就喊小翠。小翠,你留下,好好看顾治哥儿。”

    “是,夫人。”

    ……

    灵隐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扩建灵隐寺为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廊庑曲折萦回,自山门左右连接方丈,改名为灵隐新寺。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绍兴五年(1135年),赵构将灵隐寺改为“灵隐寺崇恩显亲禅寺”。

    前世的时候,叶治时常会趁周末来这一带转转,短暂地抛却繁华和喧嚣,徜徉在溪山烟树间,让自己的心灵得以宁静。

    有个哲学家说过,人生就像一座医院,哲学是治病的良方。

    人在痛苦、绝望、无助、迷茫的时候,往往会去寻找精神的慰藉和信仰的支撑。

    叶治在韩府休养了两天,这补那补的东西吃了一大堆,躯壳总算是活了过来,但心里却和脸色一样,一片灰败。

    灵隐寺和前世差不大多,进了山门沿着中轴线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华严殿五大建筑。

    虽然不是休沐,也不是什么节日,但来灵隐进香的信众还是不少。

    踏进山门,进入了隔绝尘世的妙庄严域,檀香阵阵、梵音声声。

    像是被那空灵祥和的梵唱所勾动,叶治在大雄宝殿前的台阶上坐了下来,放空心思,静静地听着钟磬梵音,不知不觉地闭上了眼睛。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如老僧入定的叶治陷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空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吟诵在脑中不断地萦绕……

    “阿弥陀佛,施主,施主。”

    叶治犹如在母体内的胎儿一般正沉浸在一种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无意识状态,一声佛喧将他从空明中唤了回来。

    叶治睁开眼睛一看,只见眼前站着一位须眉皆白的老和尚,正双手合什朝他微笑。

    “阿弥陀佛,贫僧有礼了。”

    “大师。”叶治赶忙起身,双手合什回敬了一礼,“敢问大师有何赐教?”

    “阿弥陀佛,贫僧不敢。贫僧是见施主一人坐于台阶之上,现在日暮,眼看寺里就要闭山门,故而打断施主,罪过、罪过。”

    “什么?日暮了?”

    叶治难以置信地往天际一看,我去,太阳真的下山了,“大师,我坐了有多久?”

    叶治不敢确定,他感觉自己只坐了一小会儿,怎么太阳就下山了,难道是错觉?

    “阿弥陀佛,施主从日中坐到了日暮。”

    “啊,这么久。我感觉怎么只有一小会儿。”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用佛门的话讲,施主是入定了,贫僧本不该打搅施主的,罪过罪过。”

    “大师哪里的话,是我打搅了。”叶治略带歉意地回答道:“还好有大师提醒,要不然我连城里都回不去了。”

    “施主在佛祖脚下入定,也是我佛有缘人,施主若不嫌弃鄙寺简陋,可以在寺中用些素斋,宿上一夜。”

    “那在下就叨扰大师清修了。”

    “施主这边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