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 葵花宝典(第2/3页)  铁马秋风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梁红玉说了几句话,叶治就一头钻进在韩府的专用书房。

    这是叶治专门跟梁红玉要的,而且专门跟府中上下叮嘱过,这书房没有叶治的允许,谁也不能随便进,就连梁红玉自己也不敢冒冒失失往里闯,不过有个人例外,那就是鲁奇。

    梁红玉知道叶治的习惯,反正只要休沐,他基本就在书房里,梁红玉虽然好奇却也不敢多问。

    也难怪叶治搞得神神秘秘,原来他是在写教材。

    他打算把上辈子学的一些数理化知识教给鲁奇,平时没时间,又要保密,只能是休沐的时候偷偷地编教材。

    叶治也趁编教材的这段时间,先把阿拉伯数字给鲁奇教会了,毕竟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虽然同样是十进制,汉字数字总没有阿拉伯数字简便。

    鲁奇的脑子确实好使,叶治讲了几次,阿拉伯数字书写和加减乘除的方法都完全过关了。

    “阿奇,从今天开始,我就正式教你。”叶治抖了抖刚写好的两大册,得意地对鲁奇说道。

    “治哥,你手里是什么书?”

    “这两本书可厉害了,你千万记住,跟我学的东西对谁都不能说,听到没。”

    “嗯,放心吧,治哥。这两本书这么厉害,叫啥名?”

    叶治想了一会儿,拿起毛笔一边在书皮上写着,一边神秘兮兮地说道:“叫葵花宝典。”

    ……

    “这城中失火,乃是人祸,与朱相有何干系,朱相莫再请辞了。”

    这是朱胜非第二次因为临安府内失火而上书请求罢职了,临安府也不知怎么了,经常失火。

    十一月十九,刚烧了一次,没曾想十二月初五、初八又连烧了两次大火,一个月内烧了三次,损失民宅百十幢,你说邪乎不邪乎。

    朱胜非认为这是上天的警示,连番大火,是因为自己辅政无能,所以接连上书请辞,不过回回都让赵构给否了。

    现在赵构身边是缺能干事的人啊,三个月前吕颐浩给罢了,现在赵构的左膀右臂只剩下朱胜非。

    “梁爱卿,这临安城内接连失火,可有什么措置?”

    赵构转而问起了临安知府梁汝嘉,如果有人该负责,也该是临安父母官来负责。

    梁汝嘉本是高干子弟,外祖父是宋徽宗时的宰相何执中,靠祖荫得官,从中山府司议曹事干起,到知常州武进县,后升任常州通判。

    绍兴二年春,升任两浙转运副使。当时临安府连续发生火灾和盗案,梁汝嘉受命协理临安知府政事,当上了代理市长。

    梁汝嘉也是能臣,上任后从三方面整治临安,一是加强防徼,连续破获盗案,盗贼敛迹;二是健全火政;三是以陶瓦易茅舍,火灾亦息。因为干得有声有色,所以绍兴三年七月转正,升徽猷阁待制,试户部侍郎兼临安知府。

    “启禀陛下,这城中接连失火,是微臣失职,请陛下责罚。”

    “先不谈该不该罚,朕想知道现有何措置。”

    “启禀陛下,临安府内每隔二百余步就设一军巡铺,铺兵三到五人,专门巡警地方盗贼烟火。城内诸坊界设防隅官屋,屯驻官兵,并于坊界处设立望楼,朝夕轮差,兵卒卓望。城中潜火队亦是齐备,所用防虞器具、桶索、旗号、斧锯、灯笼、火背心、云梯、唧筒等器具,俱是官司给支管钱措置,无不具备。临安府容易失火,究其原因主要是城郭广阔,户口繁多,民居屋宇高森,接栋连檐,寸尺无空,巷陌壅塞,街道狭小,不堪其行,多为风烛之患。”

    梁汝嘉说的没错,临安城内这接连失火,根本原因就是这几年城内人口激增所致。

    任何地方都一样,人口民居过于密集肯定会带来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其中火灾威胁最大,特别是民居多为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