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别做出头鸟(第2/3页)  铁马秋风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以为得计的赵构下令江、浙、淮南引塘泺水、开挖沟洫,阻止金兵南侵。

    不久,赵构又下诏告谕朝廷内外:因秋防已近,请太后率宗室奉迎神主回江南,文武百官不涉战事者,跟随太后前往。朕在建康,应接中原战事,官吏、士人和百姓家属南迁,有司不得禁止。

    这道旨意表面上看是勇敢应战,实则为日后回江南保护太后埋下了伏笔,高明的很。

    七月,金军入侵山东,安抚使刘洪道放弃潍州逃跑,莱州守将张成举城投降。

    潍州莱州失守后没几天,又发生了一件更坏的事情——赵构唯一的儿子年仅三岁的赵旉死了,这件事对赵构的打击是终生的。

    赵旉说来也可怜,生于兵荒马乱,虽贵为小皇子,小小年纪却过得颠沛流离,一不小心还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

    赵构复位时,张浚就曾向赵构进言,说赵旉“尝奸帝位,议去之”。

    按张浚的说法,蒙然无知的小孩子被别有用心的人抱着往那个位置上坐一下,注定就是嗜血的狼崽子?去之、去之,是扔野外自生自灭,还是人道消灭?

    赵构倒是没听张浚的话,不久还册立赵旉为皇太子,毕竟就这么一个儿子,而且最近赵小弟一直不争气,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生他个十个八个,一想到这,就蓝瘦香菇。

    赵旉因为缺乏照料,在被立为皇太子后不久就病了,跟着赵构跑到建康以后,病情越来越严重,高烧不退。有一日,宫人不小心踢翻了金炉,发出的咣当巨响就把赵旉给吓死了。

    来了狼子,赔了儿子,赵构有些心灰意冷,不久便下旨升杭州为临安府。

    看这架势,估计又想脚底抹油。

    ……

    不单赵构不淡定,在东京开封的杜充更不淡定。

    杜充于建炎元年升任天章阁待制、北京大名府留守,后迁任枢密直学士。

    杜充镇守北京大名府,自诩“帅臣不得坐运帷幄,当以冒矢石为事”,感觉自己简直是韩信再世,不但能运筹帷幄,还能亲自带兵上阵。

    可斡离不的东路军一来,杜充不敢与之交锋,唯一的对策是下令开决黄河大堤,使黄河水自泗水入淮,企图阻挡身后追兵。

    杜充决河,非但没有阻止金军南下,反而使百姓遭受了洪泛之灾,死伤无数,最为富饶繁华的两淮地区毁于一旦。

    杜充其实就是个无胆无能无骨的三无产品,为人却又好大喜功,残忍好杀。接了宗泽的班,就立马遣散了宗泽好不容易招降的几个人,结果导致这些人重新为盗,百姓苦不堪言。

    驻守开封,杜充每日吃不香睡不稳,就怕哪天醒来,金人已兵临城下,所以他一直想早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不过,开封对南宋小朝廷的重要性他是知道的,这不仅是两河的战略中心,更是帝都。

    所以他又不敢贸然弃汴,要不然擅离职守、临阵脱逃、丢弃国土的罪名,十个头都不够砍。

    听说金人再次南下,磁州都已失陷,杜充更是如坐针毡,冥思苦想,找个什么合适的理由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呢。

    杜充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赵构刚经过兵变,既缺乏安全感,又觉得势单力孤,如果这个时候打着带兵勤王、护卫天子之类的旗号,估计能搪塞的过去。

    嗯,就这么办。

    拿定了主意,杜充去心似箭,第二日便召集东京留守司主要将领开会,统一思想。

    “诸位。”

    杜充扫了一眼堂下众人,清了清嗓子道:“秋防在即,现细作来报,金人已再次南下。陛下日前已驻跸建康,欲与金贼决战,但天子亲军经苗刘之变元气大伤,恐难护陛下周全,今我决定率留守司所属南下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