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秋后账算得不错(第2/3页)  铁马秋风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居功,眼睛还看得贼清,他知道出了这档子事,不论功劳多大,总会有言官出来弹劾他,话只要出自言官之口,那再怎么样,人家都会觉得你真的有问题。

    所以,朱胜非主动提出了罢政的请求,话也说的很有水准,说苗刘兵变的当时,自己就应该死节,之所以忍辱偷生,就是为了今天的成功。

    一来肯定了自己的作用,二来指出了自己的问题,既然有问题,那赵构你下令罢我职,就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赵构尽管不舍,却也很无奈,毕竟当皇帝的,也怕言官搞事。

    果不其然,这边局势刚安定一点,御史中丞张守就跳出来参了朱胜非一本:说朱胜非身为宰辅,不能预防,以致苗刘猖獗谋反,把屎盆子扣到了朱胜非的头上,要求赵构罢免朱胜非。

    赵构没理张守,他知道台谏的老爷们就喜欢在太平无事的时候生些事来博眼球,真要到患难时刻却又听不到这些台谏的声音,不过这些人说出的话确实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赵构也知道朱胜非的苦心和好意,既然这样,也就尊重朱胜非的意见,不过赵构对朱胜非还是非常信任,让他推荐继任者。

    朱胜非推荐了吕颐浩和张浚。

    最终赵构选择了吕颐浩为相,他觉得张浚还太年轻,资历太浅,尽管勤王之师实际的主导者是张浚,功劳甚大,但是让资历浅的人骤升宰辅,怕是难以服众。

    初六当日,赵构正式下诏任命吕颐浩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邴为尚书右丞,郑瑴为签书枢密院事。

    初七,任命刘光世为太尉、御营副使,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御前左军都统制,张俊为镇西军节度使、御前右军都统制,参加勤王的僚属将佐都升官进爵有差。

    赵构对朝中梳洗清理一番后,便腾出手来,开始秋后算账。

    他任命韩世忠为江浙制置使,与刘光世一起追击讨伐苗傅、刘正彦。并下诏:苗傅、刘正彦、苗瑀、苗翊、张逵等罪在不赦,其他参与叛乱的都予免罪。

    苗刘两人几如丧家之犬,一路逃到了瓯闽一带。

    韩世忠偕刘光世自衢州、信州进兵,在蒲城的渔梁驿与二贼相遇,韩世忠勇不可当,贼人望风溃散,刘正彦和苗翊被抓。

    不久,王德抓住了苗瑀,斩了马柔吉。

    而苗傅一直逃到了建阳,隐姓埋名躲了起来,妄想蒙混过关,结果被当地土豪唐标发现,执送韩世忠。

    苗傅、刘正彦二人最后被送到赵构跟前。

    七月初五,苗傅、刘正彦被寸磔,可见赵构对二人之恨。

    顺带一提的是,赵构收了苗刘二人欠账的同时,顺带还收回了一笔陈年旧债,欠债的人是范琼。

    靖康之难时,范琼是宋钦宗的宰相,身为宰相的范琼竟两度逼迫皇帝赴金营当人质,害的宋钦宗父子被抓到北方放羊。

    而范琼又趁机发国难财,纵兵剽掠。更为可恨的是张邦昌僭越,范琼在一旁从卫甚力,在赵构眼里,这样的人简直是罪大恶极。

    不过没办法,范琼拥兵在外,赵构只能选择隐忍。

    也是范琼自己作死,在好好的洪州不待,居然带兵入朝见赵构来了。见了赵构也不客客气气、恭恭敬敬、服服帖帖,居然对赵构指手画脚、悖慢无礼,更可气的是居然替苗傅和刘正彦这两个反贼求情,真真是可忍孰不可忍,孰可忍我都不能忍。

    赵构先任命范琼为御营使司提举一行事务,以安其心,而偷偷地将这个收账的任务交给了张浚。

    张浚的忠心和能力自不用怀疑,他找到了枢密检详文字刘子羽,结果二人一商议,准备以请诸人商议平定盗寇的名义把范琼骗来,再趁机下手。

    当日,范琼、张俊、刘光世等人一起到张浚都堂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