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总有孩子特别倒霉(第3/4页)  扶桑镜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盯得可是非常紧的。

    可三港开埠后闹得一地鸡毛,打死幕府也不敢依约继续执行啊。

    因此,文久元年十二月,幕府派遣使团去欧罗巴要求延期——正使小栗忠顺、副使松平康直、目付京极高明,一行三十六人。

    去年十二月使团回来,通告获得了本土英吉利官府的延期同意,所以西洋诸强都只好答应延期。

    可如今借着下关这件事,人家集体反悔了,要求除了新泻以外,兵库、江户和大坂立即开埠。

    要么赔钱,要么开埠,反正两条路得选一条。

    赔钱嘛,十分肉疼;开埠呢,这不是逗么,四月宣布攘夷,然后七月开埠,这弯拐的太急,谁的腰也受不了啊。

    最后万般无奈,幕府中枢搞出来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首先,这事是长州惹出来的,毛利家躲也躲不过去,让其家主庆亲父子赶紧来江户,偕同处理此事。

    其次,这漫天要价就地还钱,62万英镑太多了,

    和洋人好好谈谈,这多少也要降点不是。

    最后,如今不是公武合体了么,这麻烦也得丢给京都小朝廷,正好,将军后见庆喜也在那里,让他们也头疼一下好了。

    不过呢,这上奏朝廷里面可是有很大的风险,如果京都直接掀桌子,要求幕府武力攘夷怎么办?

    事到如今,将军家茂和大老庆喜也认命了,与其这样被猪队友害死,那还不如一拍两散,该咋就咋地。

    这些是文久三年七月中旬发生的事情。

    江户这么一发狠,表示武力攘夷谁爱攘就自己攘去,幕府是坚决不干,于是事情可变得就有意思了。

    此时小朝廷和在京都的诸侯,已经收到了长州战败的消息,再受到幕府决裂的威胁,于是也不硬挺着攘夷了,顿时上下风向一转:

    “这攘夷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嘛,不能无脑蛮干。”

    这无脑,说的可不就是长州。

    八月十八日,庆喜联合会津等诸侯二十七家,将七位公卿、长州藩兵和浪士,总计一千余人,赶出了京都。

    至此,开了攘夷第一炮的长州,先是战败,再被朝廷和盟友抛弃,由风云儿直接变成倒霉孩子,其前景看起来大大不妙。

    于是呢,长州毛利家主庆亲就又后悔了,对原本坚持武力攘夷的家臣团很是怨恨,认为都是这些人惹的祸。

    这时,侧近人吉田矩方献计:

    既然朝廷靠不住,那就只能与幕府缓和关系。

    岛津家主齐彬,如今隐然成为了外样大名之首,其和幕府的关系又十分密切,因此请托齐彬,是毛利家如今唯一的生路。

    之前,吉田就一直劝阻庆亲不要贸然攘夷,但由于庆亲耳根子软,谁声音大他听谁的,所以吉田没能建功。

    如今嘛,已经显现过先见之明的吉田,他再次献计,不由得庆亲不重视。

    于是,吉田受了家主委托,开始为毛利家的存亡奔走:

    他奔赴鹿儿岛,在觐见了岛津齐彬后,历数了两家之情,尤其对萨长贸易大肆赞美。

    原来,自安政六年以来,萨摩以砂糖等物换取长州的米棉等民生用品,这对双方都大有裨益。

    有这份交情,齐彬也有点不好推脱。

    因此,在拿到毛利家以后唯岛津家马首是瞻的承诺后,齐彬让西乡隆永出面配合吉田的行动。

    而西乡给吉田出的主意是: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毛利家的祸事起于攘夷,那根子其实就不在幕府而在洋人身上,只有洋人松口,在幕府方面才有活动的余地。

    因此,只有搭上洋人的关系,才能救毛利家于水火。

    可吉田矩方虽然去过英吉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