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扶桑对外通商后米价高涨的原因(第1/1页)  扶桑镜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面有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那就是其实自扶桑1859年正式大举对外通商后,一直是出超的,也就是出口超过进口——根据统计,直到1867年第一次出现入超。

    而且,大肆改耕地为桑园和其它经济作物,也是几年后的事情。

    那问题就来了,初期粮食出口不多,为啥大米的价格控制不住呢?

    其实有几个原因:

    一是粮食出口不多,但还是有的,因此造成总量减少。

    当时亚罗号战争还在继续,而中华的长发之乱也未平息,这来扶桑贸易的洋船,在买了生丝、茶叶等物品后,发现船舱没装满,那怎么办?那买点大米好了,虽然盈利少,但蚊子小也是肉啊。

    证据就是,万延元年(1860年)闰三月,幕府发出了五品江户回令,要求对五种商品统购统销,其中就包括了“杂谷”。

    二一个,对外通商之后,对外输出的生丝、茶叶等品种价格猛涨,这也带动了其它货物的上涨。

    和这有啥关系?

    关系还是有的,后世不是有猪肉涨价的段子嘛——“我也要吃猪肉,因此我也涨价”。

    第三,这买不买是顾客的事,可涨不涨可不由客人说的算。

    安政六年(1859年)六月二十日,幕府下令允许幕府旗本、大名及其陪臣可自行购买枪炮。

    此时扶桑局势动荡,幕府和各藩都大肆采购军械,至于来源嘛,一部分自产大部分外购。可外购得有钱才行啊,扶桑此时还是以农为主,米供是各家的主要收入来源,那大米涨价不就有钱了么。

    至于之后米商的推波助澜,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难道有钱不赚嘛。

    最后的重要原因,则是幕府干的好事——万延铸币。

    扶桑金银比是1:5,而当时世界的比价是1:15。

    1859年7月开国通商后,西洋人以墨银(鹰洋)换扶桑的银币,然后再以此套购扶桑金币。之后,将金币运到香江或其它地方换取鹰洋或中华银两,然后再去扶桑故技重施。

    有学者据史料估计,“1859年7月1日扶桑正式开埠后,仅八个月里,黄金外流就达三四十万两”——这里的金两还是以天保小判金计算,不是扶桑两。

    三四十万枚天保小判金,折合成纯金大约为1.8~2.5吨,按当时的牌价,为英镑24.2万~32.3万左右,相当于中华白银72.6万~96.8万之间。

    为了阻止洋人套利,幕府进行了万延铸币,从天保小判金11克变成万延小判的3.3克,重量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而按幕府规定,小判一枚相当于金一两,那改成原本的三分之一,就将扶桑金银比价调整成为和国际比价一致。

    但要命的是,按幕府规定,小判一枚相当于金一两,还维系原本金一两对银币和铜钱的兑换比例,因此重量严重减少的安政铸币其实就是一次严重的货币贬值。

    可谁比谁傻啊,货币贬值就涨价捞回来呗,这种找平的现象自然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当然了,幕末后来的米价高涨,则主要是两个原因:粮食出口不断增多;耕地减少导致粮食产量不断下降的。

    到了1866年,更是雪上加霜,当年发生了粮食大歉收,有说天灾但更多被认为是人祸——耕地减少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各地的骚乱。

    但此后,粮食出口稍微下降随即继续增多,到1868-1870年间,粮食(食品)出口达到了总出口的31%,之后继续增高,直到1886年才开始下降。

    农业国想工业化,粮食出口换外汇可能是不得不做的行动吧。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