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奇巧淫技(第1/2页)  扶桑镜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扶桑镜梦第四章 奇巧淫技直秀在韭山受“谨慎处分”,但平时日子还过得去。

    负责看管直秀的江川坦庵先生现在兼任勘定吟味役,是掌管幕府财政的勘定奉行的副手,平时事务繁忙,只从江户匆匆返回过安一次,安慰直秀稍安勿躁,并嘱咐儿子英敏一定好好照顾直秀。

    所谓“谨慎处分”,类似闭门思过,就是不能随便接见客人、不能四处乱走在公共场合出现、不能参与政事,但在江川英敏的纵容下直秀还是能在韭山干点事情。

    最早的时候直秀和英敏有些龌蹉,起因是直秀被坦庵先生说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随着英敏年岁渐长,他也逐渐理解了自己父亲在幕府中孤立无援的窘迫,因此对能帮助自己父亲的直秀也渐渐有了认同。

    江川英敏自幼随父亲修习兰学,目前正在韭山改进搅炼炉,虽然自家的绳武馆里兰学者众多,但因为接触不到西洋的最新学说,所以进展依旧缓慢。

    扶桑的炼铁技术受中华影响很大,但不知道是何原因,扶桑并没有得到中华的竖炉炼铁技术,一直是块炼铁。

    所谓块炼铁是与铸铁对应的称呼,扶桑的块炼铁工艺说的简单点就是木炭和铁矿石一层层放置然后一起煅烧,炼出的铁是鉧铁和铣铁,因为烧出的铁呈现为固体块,因此被称为“块炼铁”。当然,在扶桑的名称不是块炼铁法,被成为鉧押法和铣押法,通称为“踏鞴制铁”——其中的踏鞴就是扶桑对脚踏风箱的称呼。

    块炼铁质量参差不齐,需要仔细分离所得物,其中杂质少的部分通过大量锻打后才能使用。

    纯铁的熔点是1535°c,踏鞴制铁属于低温炼铁,基本上得不到钢,通常的“玉钢”其实就是杂质少一些的生铁。

    踏鞴制铁效能比极差,投入8吨砂铁、13吨木炭,只能得到1.5-1.8吨的铁,而且这些铁的质量还参差不齐,因此江户时代的铁产量很小——武士刀极贵和农民用铁皮包的农具是有其原因的。

    直秀偷偷出海前,佐贺藩和幕府韭山奉行所已经开始搅炼炉的实验,也就是开始尝试铸铁工艺,但两者的工艺有很大区别。

    佐贺藩走的还是西洋反射炉的路子,通过马蹄焰窑、焦炭、耐火砖融池、风车带动的风箱来熔炼铁矿石,同时通过窑法,铸铁需要在地下埋个一两年,暂时还没有排上日程。

    高炉点火出铁后,坦庵先生老泪纵横,毕竟他把自己的前程都压在了上面——黑铅的调集甚为不易,而大宗石炭和南部铁砂的调集更是引发了朝野关注,又是他坚持让直秀“待罪立功”参与此事,这一年下来基本上耗费光了江川家历年积攒下来的所有人情,中途小高炉坍塌之后,江川在江户城不能说是人人喊打,但也是度日维艰,他在江户城再也待不住了,称病跑回韭山天天和直秀一起忙碌。

    直秀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按前世的经验看,韭山反射炉搞了七年,第五年江川坦庵先生就病死了,如今这才一年不到,怎么搞的压力这么大?

    其实这件事完全怪直秀自己,他去年归来时带回来大量军国重器、书籍、良种和兰物,提前引爆了幕府的内部冲突。

    原本坦庵先生开始建造韭山反射炉时,因为黑船还没来,幕府没有紧迫感,并没有给坦庵先生很大压力,可直秀归来后,幕府高层对海外诸国有了更新的了解,对国力上的差距虽然半信半疑,但报纸和书籍逐渐翻译后,这些信息得到了验证,以阿部伊势守为首的老中们就坐不住了。

    另外直秀带回来的大筒和铁炮经过演示后也让众人大为吃惊。

    康格里夫火箭尾部装上三只倾斜的稳定螺旋板后,居然能打到一扶桑里之外,一扶桑里是约为3927米,幕府在品川台场的大炮也打不到这么远,按试射的番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