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九章 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第2/4页)  抗战最牛山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高九最担心的就是这个,guo军方面不把把兵力集中在大别山防线,却准备在罗山、信阳一带平原阻击日军,这样的战术指导思想是完全错误的。

    军委会制定这样的战术,也是有他们自己的考虑的。

    胡正男的第1军是当时guo军装备最好的,有当时guo军唯一的坦克部队,当时最大的炮兵部队一个重炮旅,下属guo军装备最好的整整七个师的部队。他们的部队不便于在山区执行任务,在平原地区更容易发挥他们的作用。有这样强大的兵力在保护武汉的北部防线,军委会也感到放心。

    可惜的是这位胡正男这是一个典型的大草包,历史上这位西北王曾经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延安,被彭总区区几万人马打得落花流水。太祖他老人家曾经评价过这位西北王,说他“志大才疏”。

    历史上在武汉会战的时候,日军的第13师和16师团突破了小界岭防线之后,自身也伤亡惨重,战斗力还不如以前的一半。即便是如此,胡正男坐拥国军最好的装备,用3个军7个师与日军这两个师团激战20多天竟然还占下风,最后丢了信阳,武汉的门户洞开。

    更加离谱的的是,上级命令胡正男据守桐柏山、平靖关,以掩护鄂东大军向西撤退。可是胡正男不听命令,竟将其全军7个师向西移动,退保南阳,以致平汉路正面门户洞开,最终导致武汉失守。

    可惜的是,这些事情还都没有发生,高九说话也实在没有什么说服力。

    高九看到张副si令和李凤鸣不以为然的表情,他只好耐心说道:“台儿庄大战的事情想必你们还都记得,当时的胡正男是第20军团军团长,徐州会战开始的时候,他见死不救,导致滕县失守,第112师师长王明章等数千名将士壮烈殉国。台儿庄战役开始之后,他屡次抗命不遵,贻误战机,虽然最后在军委会的严令之下,到了台儿庄,可是,如果不是他先前的贻误战机的行为,台儿庄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战果。徐州会战的结局,也会有所不同,guo军方面的损失也会减少许多。

    我敢断言,如果小界岭防线失守,胡正男绝对挡不住日军的进攻。”

    张副si令和李凤鸣都不清楚高九为什么对胡正男有这么深的成见,他们还是有些将信将疑,因为他们不相信日军第13师和第16师这两个残破的师团,能够突破胡正男的防线。要知道胡正男的部队,不仅是guo军中装备最好的,而且总兵力超过了10万之众。

    张副si令说道:“高先生,这件事情有一定的难度。首先,防御计划是军委会参谋部制定的,其次,胡正男部队的装备特点,使得他们不便于在山区行动。还有,胡正男的兵力强大,应该能够守住信阳和罗山的。”

    高九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也知道你们有你们的难处,这样吧,我把我的建议说一遍,你们根据情况,愿意采纳也可,不愿意采纳就按照你们原来的计划继续进行。”

    高九说道:“我的建议是,把不适合山区作战的坦克部队和重炮部队留下,调胡正男的部队步兵主力北上,加强大别山的防御。在大别山区利用优势兵力击退ri日军,在有利的情况下歼灭日军的第13师团和第16师团,彻底消除武汉北面敌军的威胁。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将使整个武汉战局得到重大的改观。

    如果真的能够调胡正男的部队北上,必须由军委会派出督战队,防止胡正男不服从命令,贻误战机。”

    话说到这里,双方也就没法再谈下去了,张副si令和李凤鸣就告辞离开了。

    在返回第九战区si令部的路上,李凤鸣说道:“si令长官,高先生从来不会无的放矢,而且武汉会战与他的桃花山关系也不大,他能够主动提出这样的建议,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