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七、无名不顺(第1/3页)  帝国星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谁都可以为天子,唯独嬴吉不可复位。
    这几乎是整个咸阳城的共识。
    从咸阳城在职的官员来说,北军之乱时他们被嬴吉抛弃,不得不投靠司马亮与北军四校尉,即使他们对嬴不怀恨,也要担心嬴吉会清算他们。
    而未曾卷入北军之乱的官员c吏民,则痛恨嬴吉引发了北军之乱,无论嬴吉诛曹猛之事有多少理由,都不能掩盖这一事实:他闯了祸,却没有本领收拾烂摊子。
    所以,嬴吉此时在咸阳城,可谓官心民心尽失。
    可这个丁晔,却提出要迎嬴吉复位,这让百官痛恨之余,又生出几分幸灾乐祸。
    因为无论从哪个方向去揣摩,赵和都不会让嬴吉复位,能够在大胜之后留嬴吉一条性命,已经体现出这位大都护的宽厚了。可对嬴吉宽厚,并不意味着对支持嬴吉的人也宽厚,赵和此时正需要立威之人,丁晔凑上来,就算被直接推出仪门砍了,朝堂之上也没有几人会为他鸣不平。
    但出乎他们的意料,赵和没有发怒,而是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萧大夫萧长史,可记下了?”
    百官末位,一个声音响了起来:“记下了。”手机\端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是萧由出声,他以前只是咸阳城一小吏,后来虽然被辟为官,成为临淄王相,但又弃官不做,故此原本没有资格进入这朝会之中。但赵和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临时征辟他为北庭都护府长史,使他可以属官的身份进入大殿。
    他手中有笔有纸,纸上记载了许多文字。有在他身边的官员偷偷瞄过去,发觉他记的正是方才众人的言语。
    此事原本是起居郎所为——班直便在大殿的一隅奋笔直书,但现在萧由也记了下来,却不知赵和如何打算。
    “既是如此,还有没有别的意见,只针对国本一事。”赵和问道。
    见他没有追究丁晔的责任,百官都沉默下来,赵和连问三遍,见还没有人说话,当即道:“既是如此,我亦有话要说,时限与方才诸公相同,殿上侍御史,请为我看好时漏。”
    三分之一刻时间,要表达好自己的意思。
    赵和扫视众臣:“我们所言之事,既是国本,那么,谁人有资格为国本,这是我们首先要确认的问题。只凭嬴氏之子的身份,如鲁公c丁公所言,还是只凭无端的谶语如田公所言,亦或是只凭兵强马壮,如诸位心底所想?”
    此语一出,朝堂上顿时骚动起来。毕竟都是聪明人,哪里不知道,赵和不但否定了鲁彦c田珍和丁晔三人嘴里说出的理由,甚至也否定了众人为了维持体面藏在心中没说出的理由:赵和得天下,倚仗者不过是兵强马壮耳。
    “我以为,为天子者,当有大功于天下。以古而言,三皇五帝,皆非生而为天子,乃是有功在先,而有位在后。如今天下,无论姓嬴姓赵,孰人之功,可堪为天子?”
    不等有人呼应,赵和自己先答了这个问题:“和扪心自问,虽有微功,但也不足为天子。和且如此,余子阿谁?”
    我赵和东征西讨,做了这么多事情,尚且认为自己的功劳不足以称天子,你们这些废物们,又有谁敢说功劳比我赵和还大,足配天子之位?
    他此话一出,哪怕事先有言,要求众人都不得插嘴,可大殿之中还是嗡的一下,众人议论纷纷。
    “故此,国本之事,依我之见,先不立天子,以待有功之人。”赵和说到这里,又看了看大殿之侧放着的沙漏:“三分之一刻,尚未过去,我言已尽矣。”
    “大都护,臣中秘书向歆有言!”向歆终于捺不住了,他排众而出道。
    “哦?请说。”
    “天不可无日,若朝无天子,臣何所依?社稷无主,百姓谁护?大都护之功,足称天子,故此,臣向歆以为,国本之争,当以此定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