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50章,一直打到波罗的海去(第1/3页)  大明镇海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想想后世虽然国土面积也很大但是人口更大十多亿拥挤在一起而且还是集中在东部地区。
    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非常的紧张人均资源稀缺内部竞争压力大, 粮食更是一个大问题。
    后世也就是靠着科技技术弄出了高产的水稻和小麦再加上大量的农药和化肥才能够满足十四亿人的粮食需求。
    但是过度的使用农药和化肥所带来的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土地板结逐渐的失去了肥力少了化肥根本就没办法种粮了, 大量使用农药生态变的岌岌可危。
    以前稻田四处可见的青蛙、泥鳅、黄鳝、田螺等等几乎都绝种了, 反倒是各种各样的害虫越来越厉害农药是越用越多陷入一个死循环之中。
    而且因为人多地少所以土地没办法集中起来发展大型的农牧业人们为了获得粮食甚至于不得不向山要田搞出了大量的梯田。
    可以说为了填饱肚子已经是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所带来的后果也是越来越严重。
    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等都在不断的考验着越来越严酷的形势。
    再加上城市发展大量的田地被侵占更是进一步的加剧了这种情况。
    总的来说, 那就是人多地少, 生存压力大资源少。
    刘晋穿越过来, 大明经过多年的持续对外扩张和人口迁移, 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也是将人口更加均衡的分布各地, 缓解人地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
    像黄土高原地区, 这里其实根本就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了生态环境太过脆弱了。
    大明将这里的人口大量的迁移出去这里慢慢的自然休养生息环境现在也是逐渐的慢慢在恢复而迁移出去的人也在辽东、河中、西域等地过上了更加富足的生活。
    这就是拥有更多土地的好处可以更加游刃有余而不是非得要死磕在已经贫瘠无比的土地上面。
    人穷地也穷环境也跟着不断的破坏掉一旦有个天灾人祸立即就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所以刘晋是打算趁着大明现在国富民强、国力鼎盛的时期尽可能的多打下一些土地来多一块土地将来后代子孙就多一个选择少一点压力, 多一点轻松自由。
    想想自己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自己所在的那个海边存在, 基本上都没有自己的土地, 一年到尾在种地却是连饭都吃不饱。
    这样的日子有什么意义?
    再看看现在的大明大量的土地都荒芜下来无人耕种但大明人却是不用挨饿而且粮食价格一直都很低可以很轻松就吃的饱。
    不适合耕种土地的地方土地就该荒芜下来让土地给生态环境维持住一個好的生态环境才是长久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
    东欧黑海北面的这片黑土地那可是大名鼎鼎的粮仓后世有大量的粮食出口欧洲的粮食很大程度上都依赖这里。
    大明占住了这片肥沃的土地再加上其它的庞大土地基本上都可以控制住粮食来后辈子孙就可以死命的放开来造人。
    喜欢生孩子就多生拼命生都没有关系反正大明有的是土地和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口而不至于说要搞来限制生育的事情。
    自古以来任何朝代和国家都是鼓励生育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有人才有一切。
    当然了扩张土地也不仅仅是为了粮食更多是为了生存的资源和空间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笔财富。
    另外大明持续往西边扩张当然也是为了给奥斯曼帝国、给欧洲各国一种压力以前还说隔着很遥远的距离。
    你大明帝国纵然是再强大又能那我们怎么样?
    但是如果大明吞下了东欧这片大平原那就不一样了这就跟曾经的蒙古帝国一样了直接打到欧洲来了。
    大明不是蒙古人不是游牧民族一旦大明打过来了那就不是说劫掠一番就可以满足的那是要在这里生根发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