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2章,懒人好啊(第2/3页)  大明镇海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各衙门、各地上奏的奏疏数量那是急剧减少原来的时候内阁这边一天可以收到上千的奏疏经过内阁大臣仔细看过之后到弘治皇帝这里至少也是有几百的。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一天要看几百份奏疏而且这些奏疏动辄都是几百、上千字的有些喜欢炫耀自己文采的恨不得洋洋洒洒给你写上万过来。
    这工作量之大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关键是这工作你还要一年到尾天天都要做每天都有奏疏上来你今天不批完明天又有新的上来。
    这或许就是明朝的皇帝不喜欢上早朝不喜欢批奏疏的重要原因因为实在是批不过来看不过来随便换个人过去也是很难坚持多久的。
    也就是弘治皇帝这样勤勉的皇帝才会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去看这些奏疏结果可想而知年纪轻轻身体就不行了案牍劳形憔悴无比。
    关键是他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面很多时候下面官员的一篇拍马屁奏疏就浪费了你十几分钟的时间而这样的奏疏还特别多自古以来拍马屁的人就特别多给皇帝拍马屁的那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除了无关紧要的奏疏之外那些真的有事情的奏疏这些官员又都是文人一直以来的尿性本来直接写出了什么事情大概用什么办法去解决给上面的人做选择题就可以了。
    但是古代这些官员并不是这样的他们首先要卖弄一番自己的文采学识引经据典、借古喻今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一件小事不写个几千字的奏疏上来那都是白瞎了给天子上奏疏的机会本来一句话就能够讲清楚的事情非得要和烂婆娘的裹脚一样弄的又臭又长。
    生怕天子不知道你文采飞扬、学识渊博一样。
    毫无疑问这又会极大的浪费时间和精力天子也好、内阁的大臣也罢都是日理万机的公务繁忙时间紧张哪里有空浪费在看你秀文采学识上面?
    刘晋这个懒人自然是不会放任这样的事情一直持续下去。
    别人怎么样自己管不住但是自己当了这个内阁大臣自然是要改一改这个歪风邪气所有的奏疏写的太长的一律打回去要求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不要绕来绕去的让人猜来猜去想来想去实在是太累了。
    如此一番的操作下来奏疏量大大的减少拍马屁、请安的奏疏再也看不到了刘晋严厉起来那是直接将你弄到西北省去感受寒冬和荒野气息的。
    真正奏事的奏疏那也是直接将事情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别再哪里卖弄文采学识国家大事不是儿戏也不是你个人秀文采的地方真要是有文采自己去出书名传千古去。
    这效率自然是一下子就提高了每天到内阁的奏疏就只剩下几百本了眼睛一扫也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内阁这边直接处理就可以了重要的事情再移交给天子去批阅。
    这到了弘治皇帝这里的时候奏疏量就大大减少少的时候一天只有几十本多的时候也就是百来本弘治皇帝每天花上一两个小时也就处理完毕了。
    “还是刘晋做事让人舒服啊!”
    “讲究效率!”
    “这每天的奏疏少又都是国家大事时间充足还可以好好的思索一番。”
    “哪像以前啊看着堆积如山的奏疏整个人的压力就很大总想着早点批文可以去休息、休息。”
    弘治皇帝将最后一本奏疏给批完再看看外面时间都还很早太阳都没有下山。
    要是换作以前这奏疏是批都批不完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才能够看完。
    那是真的累有时候看的眼睛都酸痛流泪只能够让萧敬念给自己听想要休息都没有多少代时间。
    因为批阅奏疏到很晚早朝又早这一天天的累的半死偏偏这大明的江山治理的又不好天天被人吹什么弘治中兴结果老百姓却是生活的无比困苦什么狗屁中兴都是底下那些官员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