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九章、约战天辰(1)(第1/2页)  承德围棋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不是很高兴;只因为听到柴哥的一个预测。

    柴哥说,他对高嗣他们在北京开展的围棋培训这个事情,非常不看好;认为至多只不过能够坚持二三年而已。

    言下之意,他觉得老孟去碰运气,也是比较徒劳无益的。

    李铁如这时候对柴哥的观点还是比较迷信的,毕竟人家凭能力挣了那么多钱,由不得他不信服。

    但实际上这次柴哥绝对看走眼了。

    然而,对于老孟以及在他之前、之后去北京,凭自己爱好下围棋的这一点本事,无论自愿还是被迫去谋生活的承德市诸多棋友们而言,柴哥这次看错,那却又是非常好的事情。

    到最后,在北京各个围棋道场从事围棋培训这一职业的承德市棋友,高达数十人之多。

    这人数在国内各地,很可能是名列前茅的。

    人们一般都是第一站首先去高嗣创办的东艺盛围棋学校。

    高嗣非常念旧,对家乡棋友们都一视同仁,很照顾;大家都能得到初期培训,以便未来能够顺利地进行围棋教学。

    上面的事情,后面会有许多内容详细叙述。

    柴哥在酒桌上,又问问老孟什么时间离开;他准备以围联队原班人马,再一次与天辰队主力阵容约战一次。

    战胜天辰队,这是柴哥心里一直存在的大心愿;去年秋他们与天辰队战成一比二,而第三轮的大比分胜出的结果,再次提振了柴哥的信心。

    上一次他们四人里面有李亚峰,他这一次特意要“抛开”王亚峰;他要证明围联队能够“独立自主”地战胜天辰队,并非必须有李亚峰才能够做到。

    其实,李亚峰确实并没有那么重要;重点在于搭档的战斗力。

    打桥牌绝不是以个人为单位发挥力量,基本上业余桥牌,都是必须以每对搭档为单位发挥力量的。

    这个时间段,承德市桥牌界依旧观念非常陈旧,人们还是只以为打桥牌是凭个人能力与水平。

    其实,打桥牌的初级水平应该就是搭档之间能够形成合力;二人能够随时随地形成沟通,无论是不是在实战之中,都能够畅通无阻地进行交流。

    当然了,非实战时是对诸多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是不可或缺的搭档建设工作;实战时,是通过叫牌与信号这两种合法手段进行“公开”交流。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形容演艺界的话,实际上对很多行业差不多同样适用。

    李铁如与李亚峰二人的搭档建设其实并非很好,几年来进行得磕磕绊绊,进展甚微;然而,有进行与没有那当然就是两回事了。

    实际上俩人与承德市打桥牌的其他众人比起来,就可以算作“成绩斐然”。

    二人每天上下班,几乎总是一个画风;开始一般都是为打桥牌的某个问题而讨论、争论、争吵,往往会因为意见达不成统一,吵得俩人都面红耳赤,最后闹得很不愉快,气呼呼地谁也不理会谁了。

    一般来说,第二天依旧还是这样。

    这情况一来说明,俩人的能力都令人不敢恭维;二来也说明,业余牌手打桥牌,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无处寻求正解,只能自己与搭档争论,往往并不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然而,二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绝没有浪费,最多也只能说是效率低下;却不能说是全然做了无用功。

    说到这里,人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李亚峰总是自认为自己打桥牌很高明了。

    他总是认为,围联队离不开他,主要就是在于围联队对防疫站队、天辰队二支承德市最强队的相对战绩方面;几场大胜都是有他在场。

    另外,与李铁如多年来研究出来的一点桥牌心得,他更是完全归功于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