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漫说围棋(1)(第1/2页)  承德围棋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

    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

    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

    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

    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

    现代围棋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这些事情尽人皆知,又无法不提及。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的《原弈》认为:“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岂曰尧哉!“

    明朝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又提出“乌曹作博、围棋“。乌曹相传是尧的臣子,有的人又说他是夏桀的臣子。

    后来,董斯张的《广博物志》、张英的《渊鉴类函》等也采录了这种说法。

    明朝林应龙在《适情录》中认为,围棋是容成公发明的。

    据《列仙传》记载:“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辅导之事。“

    围棋在春秋战国这时已在社会广泛流传了。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呜呼……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涉及围棋的记载,时间是公元前548年。

    孔子《论语·阳货》载: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孟子《孟子·告子上》载:“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是史料中第一位有名字的专业棋手,弈秋。

    1952年,考古工作者于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墓中发现了一件石质围棋盘,此棋局呈正方形,盘下有四足,局面纵横各17道,为汉魏时期围棋盘的形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与汉魏间几百年频繁的战争相联系,围棋之战也成为培养军人才能的重要工具。

    东汉的马融在《围棋赋》中就将围棋视为小战场,把下围棋当作用兵作战,“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

    当时许多著名军事家,像三国时的曹操、孙策、陆逊等都是疆场和棋枰这样大小两个战场上的佼佼者。

    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除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