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66、能随便抽他人的香烟么?(第2/4页)  当医生遇上不正经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有个粉丝就留言,描述了一个跟这篇文章丝毫没有关系,但是跟这名粉丝息息相关,对她来说还比较重要的事情。

    这名粉丝是一位二十九岁的妈妈,孩子已经五岁了,读幼儿园中班,但是,孩子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喜欢啃手指。

    这名宝妈极度怀疑,是不是“啃手指”也有遗传?她也知道啃手指不好,虽然自己有这个坏习惯,但是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有啊。

    这名年轻妈妈说道,她从小到大都忍不住对自己的身体,会做一个羞羞的小动作,那就是啃手指!即便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了,她也依然改不掉这个坏毛病,而且,她发现,自己的这个习惯越来越严重!

    有时候上瘾的时候,恨不得自己有几十根手指,有时啃到手指掉皮、出血,最后都还要舔一下,回味一下。啃手指一时爽,一直啃就一直爽!

    这名粉丝说,自从长大以后,从来没有用过指甲钳,全部都是靠“啃”的。也因此而练就了一双灵巧的嘴皮子功夫。她的嘴皮子啃起东西来,特给力!

    小时候,她爸妈倒是给她用过指甲钳。但长大之后,自然不可能还要爸妈帮忙剪指甲。

    若是这样就算了,关键是,她儿子也有这个坏习惯。这可不好!

    因为她知道,人的手指头上,每天接触大量的东西,存在大量的细菌,啃咬指甲相当不卫生。不仅如此,长期的啃咬指甲也会造成手指的不美观。

    另外就是,她儿子的这个习惯有点儿过了,前几天,她发现,她儿子的手指突然发肿,还开始流脓水,一问,用牙齿啃的!她就立刻带孩子去医院了。

    夫妻两个,都相当焦急,但是当时是在外科看的,医生只是帮忙处理了伤口,也没有说什么,只说以后管严一点,可怜这位母亲,连自己啃手指的习惯都没戒掉!

    陈俊想了想,就给她回复,主要是从病理方面来阐述。

    陈俊认为,孩子爱啃指甲或者咬铅笔,很有可能是幼年时的“后遗症”。

    那么,为什么好端端的孩子突然就变“啮齿动物”了呢?问题的根源可能追溯到孩子幼年时期,当然,精神压力无处释放、内在冲突找不到出口的孩子,也容易出现“啃咬”的问题。

    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1岁半以前的婴儿,除了吃奶,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世界,而他们最先用以认识世界的“工具”就是自己的嘴巴。所以小孩子都喜欢这里舔舔,那里舔舔。

    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己的手、穿的衣服、玩具,甚至自己拉的臭臭,都喜欢往嘴巴里塞,尝尝味道,这是他们在感知自己,以及周遭的一切。如果口的敏感期被强行干涉,孩子就会将口的行为欲望压抑下来,将来就可能会发展成为人格问题。

    然而,很多父母并不了解这一点,在看到孩子吃手、舔玩具,总担心不卫生,就开始对孩子的探索横加干涉、强力阻止,有些过激的家长甚至还会采取打骂的方式,希望“扭转”孩子的这一“恶习”,结果常常事与愿违。

    这就造成了长大之后,有这个怪癖。

    所以,陈俊提醒,在孩子幼年期时,父母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的需求尽量得到满足。如果担心不卫生,就尽可能地帮他洗干净手,对于他随时可以拿到的玩具等物品,就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当然,由于这位粉丝的孩子已经过了一岁半了,已经养成“恶习”了,再去“放纵”就有点来不及。

    陈俊建议,可以尝试一下以下这些方法,也适合于成年人。

    惩罚法:比如在手腕上套一个皮筋,每次咬指甲就用皮筋弹自己一次。

    奖励法:一个星期不咬指甲,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厌恶法:在手指头上涂抹清凉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