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章 毁了它!(第1/2页)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亮的撤兵被满清大肆的宣扬开来,就跟他们真的打了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大胜仗一样。但事实上在中原,这种言论却没有引起半点的风浪。

    因为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试验田上。

    现在灌浆期已经结束了,小麦的收成如何,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用眼一看就能判断个七七八八——除非是出现连绵阴雨或是大洪水大干旱,比如中原的卫辉、齐鲁的胶东及河西的一些地方。

    前两者是旱灾,河西则是连降大雨。

    说真的,赵亮拿到河西那边的消息之后虽然有些哭笑不得——给人的印象就是干旱缺水的河西下雨下涝了,中原和齐鲁却干旱了。

    但干旱对于中原和齐鲁言总比下雨下涝了强,尤其是中原之地,黄河这条地上悬河可是悬在所有人头上的一把刀啊。

    现在归属于皇室直下的水泥厂,其八成的产量都被送到了黄河修大堤。

    哪怕叫黄河一直夺淮入海,赵亮也不想看到滔滔黄河水湮没了整个中原大地。

    不过卫辉和胶东的干旱都是很小的区域性干旱,与之一河之隔陈州、河洛、归德等地的试验田里,低杆小麦的长势不要太喜人。

    这自然就引起了周边百姓们的注意了。

    何况赵亮也早在报纸上宣布了试验田种植良种的消息。这一消息刊登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引起外界丝毫的关注,不管是士绅富户还是底层小民,对于赵家宣扬的良种都是嗤之以鼻。

    什么良种啊,净是扯淡。

    老百姓种了上千年的小麦,不都是一个样么。

    然而现在就不一样了。

    当低杆小麦真正显露出自己与高杆小麦的最直接差异的时候,就已经把无数目光吸引了来。

    这灌浆期结束之后,报纸上说粮食总局预计,试验田小麦普遍亩产能达到四石以上。

    这消息已经刊登去,引发的轰动效应是难以想象之大的。立刻如狂风暴雨一般将北面传来的宣扬给打的粉身碎骨。

    谁还关注赵大王是真的在津门吃了败仗,还是只未竟全功啊。

    在亩产四石的良种面前,那些全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儿。

    穆哈托远远的望着试验田,眼睛里满满都是恨意。

    亩产可能高达四石的良种,这当然是好东西了。可是这么好的东西不属于大清,它就一点也都不好了。

    可惜他知道的太晚了。

    这里如今已经被千万人所瞩目,现在再想下手搞破坏就太难了。

    也怪不得赵逆自始至终都派人在这里守卫着呢。

    穆哈托脑子里根本就不去想赵家究竟是如何得到这等不可思议的良种的,他脑子里现在充斥的全都是‘毁了它’!

    哪怕穆哈托知道如此的试验田在整个中原还有很多处,自己根本不可能全部毁坏了。

    突然的,他感觉到自己的手被人猛地一拽。

    穆哈托下意识的就勾下了头,然后顺势的往前面那大高个背后一躲。再斜眼去看边上的手下,那人已经往一边溜儿了。

    穆哈托知道不妙了,估计是他刚才的目光太扎眼了。也不迟疑,转身就混入了人群中。

    作为满清暗中组起起来追查皇汉踪迹的粘杆处司事,穆哈托最基本的能耐还是有的,接着人群的掩护,很轻易的就离开了现场。

    当天晚上穆哈托喝了个伶仃大醉,真的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试验田的事儿他已经上报了,但这又能如何呢?就赵家的护卫力量,想要毁掉试验田,而且是那么多的试验田全都毁掉,那是痴心妄想。

    如此的,等到一个月后夏粮丰收时候,这些试验田如果真的能产四石的粮食,大清可咋办啊。

    穆哈托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