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三章 长子的震惊(第2/3页)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头都无可奈何,赵德安只一小小知县就更是无可奈何了。

    他觉得这年年都要起一次的‘抗洪救灾’,那简直就是官民在自讨苦吃。

    而颍州府时候他每次应对洪水灾情的时候就已经很麻烦了,现在怀远,就更加麻烦了。

    因为这地方处于涡水与淮河的交汇处,那一旦处理有差造成缺口了,保不准南面的凤阳府治都要被淹。

    不过这种事儿对于小老百姓言虽然是大坏事,但对于大户巨室来说,却是真真的大好事。

    “这是为什么啊?”柳阳仰着小脑袋问。

    柳氏看了儿子一眼,问了一句:“先前你爹让你看的札记你都看了没有?”

    “还没有。”柳阳立马低头。

    他功课太多了,从最基本的国学、算术,到历史、地理和西学,同时还有体育课。他每天光是应付这些功课就已经很累了,结果他爹还给他时不时递来几本札记。

    这可真不愧是亲爹啊!

    “你啊。”柳氏点了点柳阳的额头。

    “娘~”柳阳抱着柳氏胳膊撒娇着叫着。

    “娘知道你功课多,学业累。但再苦再累你爹给你的札记你也要仔细的看。”柳氏叮嘱着自己的孩子说,她的眼睛里闪过一道璀璨到极致的光泽。

    想到赵亮对她说过的那些话,她这心肝都嘭嘭跳的跟打鼓一样。

    “那里头有很多很多有益的经验。娘刚才说的话你不是不懂么,你要是看了你爹给你的札记,你就能懂了。有时候,小民的不利会变成大户的有利,一方面的损失会变成另一方面的收益。”

    柳阳有些懵逼。但他回到书房后还是乖乖的拿出了赵亮寄来的札记,细细的读了起来。

    两天后,把札记看到了第七章的前半部分时候,他忽然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趁人之危的搞土地兼并啊!

    小老百姓受苦受难的时候,大户巨室们就正好乘火打劫,利用灾民走投无路的状态用粮食银钱低价收购农民的土地。

    然后柳阳心中立马给自己老爹打上了一个大大的‘奸’字标签。

    不过这个奸字标签在他看了第七章的后半部分后又淡化了许多。因为他爹在第七章的后半截里阐述了自己所想象的‘理想社会’。

    消灭自耕农和小地主。让农村彻底的二级分化。

    一类人是农场主,他们有能力有技术,同时还有钱,能够尽快的接受新事物。

    另一类人就是农业工人。

    然后多余的人口就可以进入城市,进入工厂了。

    柳阳紧接着去看第八章。

    第八章中赵亮分析了汉唐宋明清等诸多王朝的本质,自耕农,以及土地不多的中小地主,他们一直都是各个王朝政治经济稳定的基石,还是国家赋税和兵员的主要来源。

    每个王朝的兴盛到衰落都历经了自耕农数量众多到减少的这一过程,所以都可以把王朝的兴衰与自耕农的数量直接绑定,凡是自耕农数量众多的时候,往往也就是王朝最为兴盛的时期。

    而当大量的自耕农在赋税的压迫下,纷纷破产的时候,那王朝也就无法扭转的衰败了。

    这是一无法抗拒的过程,因为一旦王朝进入稳定期,土地兼并就会随之剧烈起来,就如赵家。十几年前的小地主,现在已经拥有耕地数十万亩了。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的自耕农会沦落为佃户,数量逐步减少,王朝也就随之进入衰败,直到下一场新的大变革促成土地的重新分配。

    这也就是历史的一个大轮回。

    中国历朝历代,就都没有哪一个能逃脱的过这一轮回的。

    所以赵亮认为,抑制兼并并不可取,再去抑制那也不可能彻底组织,也只是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