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六十六 国运(第2/3页)  我大哥叫朱重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朱五的疆域日渐庞大,但汉军核心只有三十万人,郭兴带走六万,常遇春在江浙一带有五万,还剩下十九万人。其中还要除去各地的镇守,和南京的卫戍部队。

    “兵不是问题,咱们可以边打边招。”朱五笑道。

    一直以来,汉军招募的士兵,必须经过集中的训练,然后在分发给各军。

    但是现在,这种方法太耗费时间,不如干脆以原有汉军为核心,不管是收拢的降兵还是壮丁,作为外围部队,攻城略地。

    “主公,小心贪多勿滥!”刘伯温出言道,“打下来容易,但吃下去难!”

    老成持重之言,地盘不是说打下来就是你的。

    朱五笑道,“放心,有的是时间,慢慢吃!”

    说完,看了看席老头。

    老头说,不出意外,明年刘福通会在河南,拥立小明王韩林儿为帝,建国大宋。

    再加上朱重八在山东,也势必和河南连成一片。河南山东,北方重地,联合起来威胁大都京师,元廷肯定使出吃奶的劲儿,去打他们。

    自己这边则是有大把的时间,休养生息。现在趁着大乱未起来,把大汉周围的潜在威胁全部清除,然后徐徐图之。

    早一天安定,就更多一分将来北伐的力量。

    朱五走到这一步,如果还想着一个个城池的打,一点点的练兵,那他才是傻了。

    “户部有存粮,可供应三十万大军一年半!”李善长说道,“若是算上一个月后的秋收,再想想其他办法,三十万大军的粮草,两年半不是问题。”

    朱五笑着点头,李善长不是诸葛亮那样的任务,但胜在勤勉,精打细算,是个优秀的大管家。

    席老头也说道,“工匠坊万余工匠,加数万工人,全力供应大军所需火药,炮弹,各种器械,大可放心。”

    朱五再次点点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末将倒是觉得不用三十万人!”傅友德笑道,“主公给末将五万人,末将敢立军令状,扫平江西,再给主公多带回来是十万精兵!”

    朱五大笑,麾下众将之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傅友德。那些从小跟着他的老兄们,勇则勇,忠则忠。

    但是,打仗这东西,除了后天的学习,天赋和眼界也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傅友德有大将之才。

    “我给你七万!”朱五看着傅友德说道,“江西要快,拿下江西,集合大军随时准备支援楚地。”

    “诺!”傅友德正色道。

    朱五看着臣子们,朗声道,“诸位,这次兴兵,是我大汉,第一次两路大军齐出,望各位同心协力,共创大业。”

    说不紧张是假的,第一次大规模,大集团,打包抄作战。关乎大汉的未来,也必定决定,未来十年,天下大势的走向。

    朱五只所以有如此的底气,南方无强敌是其一,现在统一了淮西诸地是其二,朱重八在山东,挡住了元军南下是其三。

    如此大好的形势之下,打通襄樊,控制楚地江汉平原,再用两年地时间消化麾下领地。

    届时,休养生息,天下谁能匹敌。

    现在不动手,难道等着徐寿辉的人在湖北回血,发展壮大?

    张士诚死了,朱重八放了,还与一个尚未露头的陈友谅。

    既然你还没露头,按照朱五一贯作风,消灭在萌芽中。

    “主公,臣有一言!”刘伯温说道。

    “请讲!”

    刘伯温看了一眼在座的武将,开口道,“此战,关乎大汉国运,臣请主公御驾亲征!”

    朱五笑了笑。

    ~~~~

    夜深,群臣散去。

    三三两两走在路上,彼此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