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七章 喷气式战斗机(1)(第2/3页)  穿越成皇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研发生产两款战斗机,到底哪款好用,让飞行员们自己选。

    一行人来到停机坪,虽然在原时空没有亲眼看过f-86佩刀,可他家附近的公园里就放着一架米格-15。现在看到这熟悉的机体,不由得有些恍惚,仿佛时空重叠了一般。

    心中唏嘘了一番,雅尼克问道。“这些战斗机配备了弹射座椅了吗?”

    二战时的飞行员们想要弃机跳伞可不是件易事,他们要平安无事的活下来,必须得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是飞机没有彻底失去控制;大部分失去控制的飞机往下坠落,它是螺旋式的,速度快,离心力会把飞行员死死地压在座椅上动弹不得。

    第二是飞行员没有受伤,且还保持一定的体力能推开驾驶舱盖,并能爬出驾驶舱。二战中后期的战斗机时速已经提高到了600公里以上,飞行员想要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推开驾驶舱盖逃生那是相当困难的,而且激烈的战斗也会迅速消耗飞行员的体力。

    第三是跳出飞机后,不会被自己的飞机碰到,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故。1942年年9月30日,击落158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马尔塞尤在一次任务中座机发生故障,他勉强把飞机开回己方空域。发动机终于停车,已被舱内有毒气体熏的迷迷糊糊的他艰难地爬出座舱跳伞,但身体撞中了尾翼,降落伞未能打开。

    第四是敌方不会射杀飞行员。

    在《日内瓦公约》中有这样一条规定,那就是:不得向已经失去抵抗能力的跳伞逃生的飞行员开火。随着《日内瓦公约》的生效,这几乎成了各国军人都谨记恪守的一条规定,只要飞行员纵身一跃、跳出机舱,从伞包张开的那一刻起,基本上就不会有人向其开火射击。

    而二战中某些国家却偏偏喜欢射击跳伞飞行员,一个是日本,另外一个就是美国。

    美国陆军航空队,赫赫有名的第8航空队司令,曾远征日本的著名飞行员杜利特将军是射杀跳伞后的敌方飞行员这种做法的积极拥护者,他身为指挥官时在私下里他支持并鼓励下属们去这么做——即使对方的飞机已经被击落,也不要放过那些在降落伞下或是落地后的轴心国飞行员们——当然,这种鼓励是可能通过一种比较隐晦的方式传达的,但是,关于杜利特将军是否真的下过这个命令还有争议。有说法是在1944年2月左右类似的口头指示就开始下达给了美军战斗机飞行员。

    一位第8航空队的王牌飞行员曾说:事实上,从来没有人公开给他们下达明确指令让他们去射击那些已经张开降落伞或是落地后的德国飞行员们;有的仅仅是在他们耳边一遍遍地强调:今日你们击落的德军飞机上的飞行员,在明日就会换一架飞机而再次成为你的对手......这其中的暗示意味显然已经是不言而喻了的。

    不过究其原因,美国有些将领和士兵认为,凭借着德国的工业基础,生产崭新的飞机来替代那些因为空战被击落而损耗的飞机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那么,为了真正有效地打击德国空军,更多的杀伤其飞行员才是关键。

    第五是降落伞能够安全打开,不过这属于运气问题。

    如果能做到这五点,相信这名飞行员会活下去。反之,大家也就知道了。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大部分飞行员宁肯选择迫降也不跳伞。因为比起后世的喷气式飞机,二战的螺旋桨飞机重量大部分都很轻,而且方机翼的形状适合滑翔迫降,即使迫降了,存活率比跳伞高得多。

    而弹射座椅可以解决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个问题;能大大提高飞行员的生存率。

    二战德国发明了弹射座椅,他们先是用橡皮筋作为动力,但由于动力不够,没有取得成功。后来又试验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弹射座椅,获得了成功;而最早研制火箭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