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0章 大发展(第2/3页)  重生之北国科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两栋大型厂房,已经转入室内施工阶段,如果顺利的话,节前后就可以部分交工,之后就可以进入到设备安装阶段。

    有了贷款,白学成和《全彩科技》自然就不准备继续接受外来投资了。以前的几次投资,是因为没有办法。利润的大头,被投资人和经销商给拿走了。

    在龙省和冰城的全力支持下,《全彩科研》开始了又一轮的疯狂扩张计划。4条一代线的设备订单,发往了全国各地。

    ————————

    这笔订单,加上光电已经建成,和尚未建成的几条一代线,还有一条2代线,总数达到9条产线,其总投资达到了20亿之巨。

    这个数字可以做个横向对比,那就是908工程。908工程的总投资才20个亿。而且这20亿里,也是包含土木建设等资金的。

    而908的投资,整个生命周期经历了7年时间。光电等于是在一年时间里,把一个国家投在半导体产业里的资金投了进去!

    而且这还不包括,由于12寸新闻引起的国际订单。

    在1992年下半年到1993年初的这段时间,全国的半导体设备产业,迎来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大发展时期。

    1991年,大家算是过了一个好年,1992年,大家的子,已经不能用好来形容了。

    ————————

    在《全彩科技》进行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巨大高科》和《多彩科技》也分别理顺了自己的管理,走上了良发展的轨道。

    这两家公司,甩掉了需要上交所有利润的负担后,轻装上路,发展还是不错的。

    《多彩科技》就是led公司的led生产部分,钱得志接任了这个分部的总经理职位。

    《多彩科技》面对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毕竟光电系在led技术上,属于世界顶尖选手。尤其在白光和蓝光领域。由于大屏需要顾虑红色和绿色的亮度,这个优势,实际无从发挥。

    公司的led产品一投向零售市场,迅速把大屏销售下降损失的产能弥补了上来,唯一有些遗憾的是,产品价格只能随行就市,利润没有那么大了。

    ————————

    《巨大高科》方面,丁尉亭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公司新成立的技术科,迅速拿出了几个行之有效的计划。

    第一,产品的尺寸,开始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原有的4米,6米,而是提供了多个中间尺寸,

    第二,超大,超亮型号的开发。与那些新加入的玩家相比,巨大高科在大尺寸上,还是有独特优势的。在超大屏市场上,例如20米型号,完全没有竞争对手。

    第三,把led模块作为最终产品,而不是led大屏。

    这样就争取到了世界各地的大量本地安装公司,例如4米x4米这种方形大屏,现在就成为了可能。毕竟能够开发大屏的公司还是少数。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价格。大屏的售价也进行了首次调整,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

    与此同时,作为大屏的重要原料,led的价格,丁尉亭也毫不客气,大家随行就市吧。

    几板斧下去,在短短的时间,销售崩溃下滑局面就被止住了。

    《巨大高科》毕竟还是有品牌溢价效应。新品牌想赢得市场信任,还需要时间。

    ————————

    但这些成就,远远还不够,在丁尉亭心里有一个更大计划,这也是他敢于承接《巨大高科》的原因。

    《全彩科技》在冰城的发展,遇到了各种问题,例如厂房,熟练工人等。但这些问题,在奉天,都不是问题。

    既然光电是以led起家,最后进军lcd,《巨大高科》为什么就不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