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6章 分拆(中)(第1/2页)  重生之北国科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有个问题,既然你们的tft-lcd产线,技术上这么有优势,为什么不趁着大好的机会进行拼命扩张。据我所知,现在想给你们投钱的,不是一家两家了吧。”

    这是林校长在提问了。

    光电发展得这么快,居然有人还嫌慢!

    随着odf工艺的曝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全彩的思路。这个所谓的中试线,就是正式生产线!

    这种工艺方式所独有的低成本,低难度,高良率,也让各路资本垂涎滴。

    这段时间,大批的人们涌向冰城,寻求合作或者投资机会。

    其中不少人,干脆直接找到了学校,要求引荐和说和。

    这些人里面,有单纯是投资赚钱的,有抱着偷师学艺想法的,还有抱着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值,或者创造就业想法的。

    如果光电想大幅度扩展,直接建个十条,八条产线,根本没有问题。

    “限制产能扩张的主要瓶颈,是厂房。毕竟我们无法在冬天施工啊。”

    “可你们不一定要在冰城建厂房啊。上次我就给你介绍过普东开发区的人。你们到那里去建生产线,资金他们出,地皮他们出,税收还有优惠,我看不出你们为什么要一直留在冰城。”

    林校长现在完全是以一个股东的角色在说话了。

    冰城的利益,与工大的利益并不是一致的。否则工大也不会连续出走,在威海和深圳建新校区了。

    南巡讲话,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普东和申城。大量的优惠政策,都给了申城。申城也把半导体行业,作为他们突破的重点。

    他们到处拉半导体项目,希望可以落户申城。

    光电系作为土生土长的半导体新军,自然得到了重点关注。

    ————————

    《全彩科技》成长到这个程度,早就不是工大产业园能够容纳得下的了。

    一个产业园,它给出来的优惠政策,也跟它的级别,以及上级政府的权限有关系。例如,村级开发区,它的权利,最大,也就是村政府这个级别。

    工大虽然级别很高,但实际权利,未必比得上一个区政府。

    到了全彩这个级别的企业,必须要依托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才能享受相应的政策了。

    但是这个政策,冰城没有,龙省没有!

    80年代初设立经济特区,就没有考虑东三省。

    因为在当时看开放,是一个“试验”,是件有风险的事。东三省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一旦失败出乱子,国家承担不起,

    截止此时1992年,甚至到明年,十几年间,东三省除了大连,腹地居然一个国家级开发区都没有。冰城,乃至龙省都没有国家级的开发区。

    92年的南巡,从国家层面上,制定了普东开发战略。但这次依然没有东三省。因为国家需要稳定的后方。

    到了2000年的时候,制定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没有东三省。

    等准备开发东北的时候,它已经全国最后一块地区了。

    到了那个时间点,东北所有自傲的产业工人,工业体系,全部损失殆尽。所有的设备全部落后时代二十年以上。

    此时正当年的这批产业工人,全部被下岗,提前退休等政策,实质拖入了领退休金的阶段。

    ————————

    东三省为了支持南方改开,一直到1993年没有拿到一个开发区!

    但从1994年开始,为了解决第二次三角债问题,遇到经济困难的各企业,一刀切,直接大下岗了事!

    由于下岗的人太多,导致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为了维稳,只能把这些失业的壮年劳动力,推向社会养老体系。40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