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章 步步惊心(1)(第1/2页)  重生之北国科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入了六月以后,成永兴的陪聊业务,愈发的繁忙。

    由于条件的限制,再加上距离的遥远,他不得不通过电话,一点一滴的跟踪远方的进展。

    经历了mems的洗礼,成永兴对于半导体设备的使用,并不陌生了。

    但是他现在又来到了一个全新的挑战面前。

    ————————

    1989年到1990年这个节点,对于一名程序员来说,差不多是最差的年代。

    pocvd,除了名字相同,原理相同以外,两者之间,再没有什么是相同的。

    这个改造,是所有事情的。

    如果不是中村这个怪胎,也许蓝光led的出现,还要再等待三十年!

    这件事情的难度,我们可以做个比喻。

    有位学习集成电路设计的老兄,不满意现有光刻机的精度,或者易用性,于是自己动手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新类型的光刻机!

    这种光刻机不但能用!而且好用,各种技术指标,全面爆棚!

    又或者是一名医生,不满意现在的ct扫描仪,自己动手做出了核磁扫描仪!

    通过这两个例子,大家就能理解,中村的成就是多么的离谱。

    ————————

    术业有专攻。

    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种类也是越分越细。这种细分的结果,使人的知识面反而越来越窄,每个人都成为了大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

    人一旦离开了现代社会这个大机器,被饿死在野外,是大概率事件。

    被现代化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精英,仪器的使用者和仪器的制造者,是两种完全不同领域的人。

    正是这种跨专业,跨领域,仪器制造厂对使用者的需求和困扰,并不是那么敏感和理解。这也是vpe,甚至mocvd早就诞生,但只有到了今天,才被中村改造。

    光刻机的厂家,肯定很烦芯片设计人员跑过来指手画脚,告诉他们如何设计仪器。

    在科仪,如果不是他们走投无路,会甘心情愿的听成永兴瞎指挥?

    把石英改成金属?你那不是疯了吧!

    这一关,中村靠的是天赋,成永兴靠的是外挂和金手指。

    ————————

    过了第一关,就是第二关。

    这个第二关,也跟设备结构有关系。

    这就是被后世沿用三十年之久的“two-flow“双吹法进气模式。

    gan材料的生长温度比传统半导体要高很多,一般在1000度以上。

    在高温下,衬底表面的气体会自发向上扩散,造成外延表面的氮分压不够,gan容易分解。

    中村发明了一种双束流反应室结构,即一路为水平气流携带化学反应的前驱物进入反应室,另外一路为垂直的气流从反应室自上而下进入。

    说穿了,就是两股气流,一个是侧吹,一个是从上往下吹。这股自上而下的气流,起到了压制gan分解的作用。

    这个工艺方法的出现,完全是中村拍脑袋的结果,没有任何解释。

    中村没有走任何弯路,一步到位,直接就是正确的方式。

    这种运气和巧合,令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都很无语!

    因为,再没有第二个开发人员,采用这种方式!

    ————————

    从已经披露出来的信息来看,成永兴甚至高度怀疑,这个中村其实也是个穿越者!

    他的一些操作手法,技巧,甚至人生选择,都出现得毫无道理。

    中村身为名校的研究生,居然放弃大城市,大公司的工作,跑到一家乡镇企业打工,不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