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求援(第1/2页)  重生之北国科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进的思路有了,下一个问题,就是实验设备及条件。

    学校的设备资源是有限的,即使到了大三,大四阶段,各专业的实验设备也不是随便用的。学生用设备需要找老师批准,申请,如果有实验损耗,那就更麻烦了,还需要申请经费。

    作为一个大一的新生,如果冒冒然去申请,批准的可能性不大。还有一个问题是,指导教师!

    他是没有什么权利挑选指导教师的。如果被安排一个能力差的助教,甚至干脆就是一个研究生来指导自己,那就坏菜了。

    能力是一回事,主角也不指望别人来帮助自己做实验,写论文,这些咬咬牙,他都可以克服。

    但是如果是个助教或者干脆就是学生,不但无法帮助自己申请到资金,仪器,甚至立项都有可能出问题。

    更为可虑的是,在实验里,与他思路相左,两个人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别别扭扭,搞得不愉快就不好了。

    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的发生的。年轻人血气方刚,刚毕业的年轻人,肯定瞧不起大一新生的。要放在成永兴自己身上,让他现在看得起高一的学生也是不可能。

    在这个项目上,他还有个目的,刷知名度!被一个年轻人指导,知名度就有可能就刷不出来!

    他倒不是在乎几个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的成绩。分润个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也没有什么。路遥知马力,他有接近30年的信息优势,根本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但是功劳总要被大家看到才是功劳吧。

    如果碰到一个不合适的指导人,很有可能是截胡了他的功劳,还给他惹一肚子气受。而且耗费一个学期之后,他再想换指导人就不容易了。

    所以第一步的选人就很重要。

    作为一个大一新生,他是没有什么议价能力的。从成绩上看,他的成绩不靠前,基本上算是倒数。南方一些学生的成绩,比他高了四五十分都不止。

    光纤相关的实验设备,现在看,都是高大上的。能借到设备,而且有能力帮助他保住成果,承认成果,找一个强力的指导教师还是必要的。

    成永兴倒是对专业的老师们十分的熟悉,知道哪些老师能力比较强。但是他没有什么立场提出要求。他认识这些老师,但是这些老师们不认识他!

    ...

    好在他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生。该怎么办,他还是有目标的。

    遇事不决,找家长!曲线救国!通过他们,找到助力,解决这个问题。

    工大和父亲在职的化工厂关系相当紧密。每年都会有二三十个工大学生分配到工厂里,人托人总是能找到办法的。

    春城和冰城之间不算太远,在后世的话,走高速不到三个小时。但是现在只能坐火车。火车的话,单程需要接近五个小时。两头再加上等待的时间,公交汽车的转换时间。回一次家差不多要七八个小时。

    另外还涉及到买票的问题。现在可没有在网上直接购买回程票的说法。都是需要到发车的车站去购买。买票本身接近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来回一趟,在路上的时间就超过了20个小时。

    军训马上就要开始了。军训的时候,连周六都没有办法请假。周日倒是可以自由活动,但是晚上也要查寝,还是没有办法回家。

    另外他就是赶回去,也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因为托人找关系什么的,都需要花时间。

    成永兴干脆决定写信。写信之后,约个时间,回头再给家里打个电话,把事情再通过电话再沟通一遍。

    目前的沟通方式,只有写信和电话两种。写信,如果是挂号信,两天就到了。毕竟两地离得不远。打电话则只能是上班时间,家庭里不要说是手机,连座机都没有安装。

    接电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