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5章 吴邦佐,一只耳(大碗)(第1/4页)  鉴宝无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鉴宝无双正文卷第245章吴邦佐,一只耳“好,德叔,那我就照周二走来准备。”

    离开胡允德办公室,吴夺回到了鉴定师值班室,邱不落已经走了,就剩他一个人值班了。

    临近下班一个小时,胡允德接到章成锦电话,有事也提前走了。

    不过这个时候,店里也没啥顾客了,一点儿都不忙。

    吴夺还是到了下班的点儿才走,刚走到大厅门口,就见门外进来一个人。

    进了门,和吴夺打了个照面。

    这个人看着有五六十岁的样子,年纪不小了。剃了个光头,他的头发应该很浓密,从头皮上的青茬就能看出来。

    五官长得很硬朗,而且身材也保持得不错,挺结实的感觉。

    他穿了一件浅灰色的很松垮的休闲西装,牛仔裤,翻毛皮鞋。手里拎着个样式普通的黑色皮包,鼓鼓的。

    “请问,你们收东西么?”光头男直接问向打了个照面的吴夺。声音很好听,富有磁性。

    “可以,您是有东西要出手?”吴夺点点头。

    此时,值班的店面组长黄微也迎上前来,介绍道,“先生您好,这是本店的鉴定师吴先生。”

    “小吴先生你好,那就看看?”光头男微微一笑。

    吴夺应了一声“好”,又对黄微说道:“黄组长,这都下班了,我自己来吧,你忙你的。”

    这时候来了客户,大家都得晚下班,吴夺的意思是黄微不用一起招呼了,先去忙工作收尾的事儿,这样就能早点儿结束。

    黄微笑着点点头,“辛苦。”

    吴夺领着光头男到了会客区。

    落座之后,光头男直接拉开了皮包,从里头取出了一个方形锦盒。

    这个锦盒有些破旧,边角都有磨损,锦面不少地方还抽丝了。

    锦盒这东西又不贵,卖东西都讲究个卖相,一般都会换个新的锦盒。这旧锦盒给人的感觉不怎么舒服,这又不是贵重木料的盒子,越老越好。

    不过,当光头男从锦盒里拿出东西放到桌上,吴夺的眼前却不由一亮。

    这是一只铜香炉。

    宣德炉中的经典造型之一,蚰耳簋式炉。

    蟹壳青色,包浆熟润。

    这只蚰耳炉的尺寸,腹径在十八厘米左右,高度在十厘米左右。

    微微侈口,平沿;收颈鼓腹,圆底圈足,略显外撇。

    双耳是很简洁的蚰耳,上出颈,下收于腹部。蚰耳这个称呼,主要是耳形像一个弯曲的蚰蜒。

    光头男注意到了吴夺眼神的变化,抬手示意,“请上手。”

    吴夺嗯了一声,先是弯指轻轻弹了一下。

    吴夺在铜香炉上的眼力比起玉器和瓷器来,逊色许多。不过,一些基本的东西还是清楚的。弹一下,主要是为了听听声音,有助于鉴定铜质。

    声音清越,不错。

    上手,分量很足,坠手。

    这铜香炉应该是紫铜为主,也肯定加过其他贵金属,否则不会是蟹壳青色。只是以吴夺的水平,还不能精准鉴定具体有哪些。只是,蟹壳青这种颜色,最起码含银。

    翻看底款之前,吴夺心想,不会是“大明宣德年制”的款儿吧?

    那就是冲着标准的宣德炉去的。

    传奇一般的宣德炉,若是在市面儿上碰到,吴夺的第一印象,那肯定不会是真品。

    不说别的,眼下,比较权威的真品,也就故宫有两件,台岛故宫有四件。

    为什么说“比较”权威呢?因为就连这六件,还有分歧,有专家认为不是宣德三年的真品。

    又要说宣德了,宣德一朝,好东西怎么就这么多呢?

    大明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