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4章 推演得再神也得随机应变(八千字大章)(第2/5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亡更多’来判断救不救。得是全局考虑。

    而且现在猛攻李傕也是利用李傕跟郭汜还未会师,要是会师了之后会比现在更难打,那不是伤亡更重了。”

    关羽也意识到自己刚才说错话了,连忙表态:“大哥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不是一时情急……”

    听了刘备和关羽的争论,一旁的李素倒是有所启发,他也再次研究了地图和战况,发现未必没有随机应变的可能,便等关羽说完后,也帮着劝解:

    “大王,我军一开始是打算把李傕郭汜各个击破,但仗打到这一步,意义倒是不大了。陇山战场这地方,无论哪一处,都是地势狭长,易守难攻,所以谁主攻谁就要吃大亏。

    就算我们只面对半数之敌,只要我们被迫主动进攻,所要遭受的额外损失,说不定已经能抵消掉敌军倍增之后敌方的强度提升。

    另一方面,我一开始坚持建议大王各个击破,也是希望以严颜防守的渭水河谷与陈仓城,来作为隔断李傕郭汜的主要屏障,街亭这边只是次要的,当时只想过郭汜会从西边一侧攻打街亭,没料到街亭会遭到东西夹击。

    而街亭的险要显然不如陈仓和陇山渭谷,是不足以承受住东西夹击的,会最终失守也是正常。仗打到这一步,有条件地放弃街亭、把张任的部队撤下来,也不是不能接受。

    如果张任能全身而退,给敌军造成重大杀伤、并挫其锐气,也算是阶段性的目标达成了,我们还可以设计更好的修正计划,把李傕郭汜消灭。”

    刘备倒是没想那么远,他还停留在不出卖战友的层面,闻言后倒是很有兴趣,也不建议兼听则明一下,便示意李素详细说。

    李素指着地图:“我之所以一开始没料到李傕绕北数百里接应郭汜,也是考虑到安定郡境内相对贫瘠、百姓贫穷,官府仓廪也不充实。临泾、泾阳等县所能支撑的军粮,也不够十几万军队吃多久。

    李傕郭汜要是会合了,在安定郡境内只要拖延半个月以上,必然会需要从京兆地区沿泾河逆流运粮增援。而且到了泾阳后,还要走陆路运输百余里到华亭、再从华亭运送数十里到陇关、街亭。如此则运粮损耗极大,不足以支撑其久战。

    相比之下,我军若是最终放弃街亭,回退七十里就是陇关、再往下游回退五十里就是咱现在所在的汧县。这里是渭水支流汧水沿岸,水路运粮极为便给,跟运到陈仓几乎是一个成本。

    到时候就算李傕郭汜会合了,他们粮食不如我们持久,就只有三个选择,最笨的就是杀伤了弩手也没用,汉军只要换一个弩手顶上,连弩一样能继续发威。

    所以李傕才在李儒的建议下,用了投石攻击,因为弩箭没法把诸葛弩射坏,一斤重的小石头确有可能把弩机砸毁,让武器无法修复。

    李傕是今天下午才刚刚造好这些简易投石器,然后专盯着部署了诸葛连弩的箭楼砸,一个半时辰里已经砸坏了十几部。让张任的诸葛连弩存量从五十部降低到了三十几部。

    这也是导致张任觉得他的部队肯定撑不过下一个白天的重要原因。要是明天上午剩下的大部分诸葛弩被砸毁,他还怎么凭借仅剩的两三千人、守住前后十七八万大军的腹背夹击?

    没错,他的五千人,已经只剩下两三千人有战斗力了,还有几百个重伤员虽然在喘气,但肯定是没法打仗出力的。

    不过李傕为了制造他这两千人的伤亡,付出了整整一万多人的死伤,谁让李傕是顶着营寨和工事进攻的一方呢,交换比肯定要惨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关羽要是为了救张任,顶着陇关强攻,虽然不至于付出五倍伤亡才能击破守军,但死伤肯定也会比防守方多。

    从伤亡角度来说,张任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的还是不错的,李傕郭汜就算最终完成了会师,加起来不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