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7章 枪打出头鸟(第2/3页)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模仿刘邦提韩信。刘邦是为了告诉世人“我现在是汉王了,我重用的不再仅仅是沛县老乡”,刘备也要强调他这儿最高层的不仅有元从旧将。

    梳理明白这些道理后,李素也不屑于跟廖立急,毕竟他说的话有点道理。

    刚才廖立的话里,最后那几个字“先自隗始”,是燕昭王千金市骨的典故,是郭隗对燕昭王说的“如果要重用贤才,可以先拿臣当个示范”,燕昭王以师礼尊重郭隗,后来果然引来了乐毅。

    廖立显然是想模仿古人,让李素以他“重用示众”。

    但李素显然不打算让廖立捞到好处,要是这样大谈炎炎乱喷一顿就能荣华富贵,那只会导致将来来投奔的徒有虚名的喷子越来越多。

    要是孔融祢衡那些都来了,可不头疼?

    他信奉的是“殃归首倡,殿兴有福”,谁提议改革,谁首先就不能从这次改革中捞到好处,要确保裁判员不当运动员。

    李素便一脸正气地说:“大王任人唯贤,岂等闲之人可知。不过,为恢弘志士之气,示天下以公也无不可。

    大王与我,素来都是闻过则喜、虚心纳谏,不罪面刺进言之人。数日之内,我自会拔擢若干幽潜新附之英贤,来人,送客。”

    书记员邓芝立刻摆着一副如同星巴克中杯服务员一样的僵硬微笑表情,坚定而礼貌地把廖立请出去。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廖立就这样被轰出去了。

    当天下午,据说来敏也来晃悠了一下,但似乎是听说了廖立的下场和李素的反应,乖巧地没有再来撞枪口。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来敏的爹毕竟早在灵帝初年就位居三公了,来敏的姐夫是前少府黄琬,是卢植和郑泰的上司。来敏名门望族出身,不好跟廖立这样光脚不怕穿鞋地直白要官。

    果不其然,一天之后,李素就公布了此番考功升迁的名单。

    赖恭、吴巨都被提拔到了副郡级,而且随时有可能在获取新的地盘后补缺。

    来敏被提拔为治学从事,没什么实权,但是位置还算清贵,也不辱没了——主要是李素看了来敏的简历后,发现这人虽然是个孔融一类的大喷子,但那些泥古不化的无用之学还是可以的,而且喜欢钻研训诂,派去做点儿编字典的工作还算人尽其用。

    事实上,其实哪怕是孔融、祢衡这样的人,真要是派去编字典、整理古籍,说不定历史下场也会不错。只可惜投错胎当了大喷子,最后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而武职方面,李素也顺水推舟,借着廖立喷大王“用人论资排辈”的契机,“破例提拔”了年轻的、刚来不久的魏延、霍峻。

    魏延被从屯长提拔为曲军侯,听说这事儿的时候他还颇为受宠若惊,连忙来拜谢李素。

    而对此不太心服的人也有几个,主要是投靠刘备比魏延早一两年的那些武官,他们都觉得自己资历深,论资排辈也该先被提拔了。

    这一小撮不服的人,就公推两年多前就已经在宜都投靠刘备军、如今还没做到都尉的李严,来劝说李素。

    李严本人其实倒也没对自己的待遇多不满,他觉得自己和董和、向朗也算被优待了,主要是帮下面的人出头。

    一见到李素,李严就恭敬地说:“右将军,听闻您近日拔擢了一些年不及冠的少年人任曲将、甚至别部司马,军中那些投效两三年的军官,似乎颇有微言,还请右将军察之!”

    李素拍着李严的肩膀笑道:“正方,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那个提别部司马的是特例,他们霍家是自带六百部卒来投效,而且日前又向赵伏波请战,零陵之战愿为先锋。如此远来投效不避矢石的忠义之士,正当嘉奖以彰其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