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85、去叫那个狗日的来见朕!(第2/4页)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然听到这句话的唐老四情不自禁露出了苦笑。

    李老叔,您至于这样么?

    焉知,最多两个月,这禹门口大桥的所有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就会整理成册,最后交到工部备案啊。

    唐老四没有把这事儿和李大亮说,既然你愿意收藏草图,那就把草图揣回去呗。大不了,等禹门口大桥的所有资料抵达之后,被李大亮骂两句不就完了?

    唐老四果然猜到了两个月后李大亮收到禹门口大桥所有资料时候的反应。只是,唐老四没猜到,这份由李大亮亲手画出来的质量很差,线条弯曲的草图会跟着往后所有大唐修筑的跨江跨河大桥的图纸复制版本成为李大亮死亡之时唯一要求要放入陵墓的东西。

    若是唐老四晓得如此,必然会会心一笑,等着千百年后,李大亮的墓被所谓的“考古学家”们整出来的时候,世界会不会惊讶,吓,原来汉人才是这世界上创造力最强大的民族。

    外出旅游的人总会产生一种错觉,叫归乡的路程仿佛真的要比出去的时候轻快很多。

    造成这种假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人们外出之时心中总背负着这样那样的心事儿。等着一通游玩之后,那些心中的琐屑被全部丢弃,然后整个人会为之放空。

    如此心态之下,怎么可能不觉得回程的时候轻快不少?

    而实际上,这次忆苦思甜地出游,去的时候用了十八天,回来的时候也是用了十八天。

    李承乾、李恪和李泰三兄弟如同送行时候一样,在灞桥的长亭处迎接着父皇和文武官员的回归。

    看着归来的马匹,哥仨情不自禁落下的热泪。

    父皇终于回来了,咱们的苦日子终于也熬到头了。

    回想一下这些天,尼玛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

    每天天不见亮就起床,跟着李恪的舅公萧瑀处理案牍到正午。

    下午连睡午觉的时间都没有,就要继续复习巩固头天晚上唐老五给大家讲述的功课。

    晚上还要继续强打着精神,聚精会神听唐老五讲述今天所学。

    怎一个累字了得?

    无独有偶。

    跟着李家三兄弟一起迎接自家老爹和老哥的唐老五也是一脸泪目!

    感动无以复加啊!

    哥,您可终于回来了,我终于不用每天都跑辣么远的路,熬更守夜去给李承乾他们哥仨讲课了……!

    那三个实在太笨了,老师给某讲一次某就记住了,可某要给他们讲三次,他们才能理解啊!

    殊不知,唐老五是自己的讲解能力有待提升啊!

    ……

    李二陛下在长亭上对着留守的官员们郑重行了一礼,然后鼓励性地拍了拍三个儿子的肩膀后就回了皇宫。

    剩下的官员们自然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家媳妇。

    咳,当然,这是适当年轻一些,还能够折腾的的官员的选择。

    至于那些已经年迈的官员,无非是借着这最后一天的时间好好休息休息,调整一下快被马颠簸得散架的身子而已。

    回了家的官员们不论是做爱做的事情,还是睡觉休整,可都是在享受最后一天的假期。

    可李二陛下不同,回了皇宫,他强行忍住了去找三宫六院的冲动,而是将这些天的奏折挑了出来,想看看儿砸们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一口气看了半天奏折,得到的结果很喜人,老舅萧瑀和儿砸们还真的将政务处理得很不错。

    “嗯!看样子,以后可以放心地出去忆苦思甜了!”

    李二陛下揉着有些发软的脖子,挂着笑容朝着书房外走去,一路走一路还在思考,今晚,是去立政殿呢,还是去杨妃哪里呢,或者说去韦妃哪里呢?

    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