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1、议赏如此顺利耶(4000)?(第2/4页)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捷报,“今日是怎么了,捷报当前,诸臣工竟然不来朕的书房看报了?”

    老太监情不自禁笑了出来,“陛下,有了前面三分捷报打底,这份捷报显然不是那么吸引人了啊。再说了,从宫门口到这里,信使可是一路报捷过来的。简简单单一句‘高昌大捷,鞠文泰不战而降’已经把捷报的内容说清楚了嘛。只怕这会儿,诸位大臣都在商议着明日的封赏呢?”

    也对!

    李二陛下愣了一下,这才想明白其实自己和大臣们别无二致,不然怎么可能让这份捷报在丽质那丫头手里停留了将近半个时辰?

    “行,你把这捷报给抄录一下,传至坊间布告栏上去!”

    李二陛下稍加思索,安排道:“今日,就不传诸臣前来议事了,朕就听你一次,看看明日的朝会上大伙儿有没有议出个章程来。”

    “陛下英明!”

    老太监接过捷报转身出了书房。

    ......

    不出老太监所料,尚书省内,房乔、杜如晦、长孙无忌、唐俭、戴胄、李道宗、李孝恭等一干人等确实在商议着封赏的问题。不过,六部的十二个侍郎没有全部到位,而是只来了是一个。

    某位来自范阳的侍郎却没有参加这次的封赏讨论。

    此时,他正在朱雀大街门阀卢府的客厅里。

    厅内,木炭火炉熊熊燃烧,让房间中温暖如春。主位之上,是范阳卢二爷,他身前的案几上,是一个小铜壶,壶里茶汤正在翻腾。

    左右侧,分别摆着四个案几,上面正坐着四个人。

    左下是博陵崔二爷,右下是太原王三爷,接着是清河崔三爷,坐在最后的才是身穿绯袍的卢侍郎。

    由此可见,今日这卢府的会晤比四日前正式得多。

    “几位世兄!”

    为首的卢二爷面色沉重,茶汤早已煮好却没有盛出来传递给其余人,他道:“四日前,咱们的担忧,在这一刻还整成了真实了。大郎,说说情况吧!”

    “诺!”

    坐在最后面的卢侍郎点了点头道:“四日前,王三叔说‘草原上的战争和咱们的攻城之战不同,唐老四千人鹰扬卫在攻城上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可是从今日传来的消息上看,这次那一千人的鹰扬卫在攻城上还真的不一般。

    可以说,咱们最担心的问题已经发生了。”

    卢侍郎的话,说到这里再度停止。

    其中的意思,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得很。根据坊间的布告显示,侯君集两万人围了高昌王城将近半个月,鞠文泰没有任何异动,可唐河上一到,火炮才一字排开鞠文泰立马给降了。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鞠文泰是打心眼里害怕唐河上的鹰扬卫和火炮。

    在场的都是人精,哪个脑子转得不快?

    根本不需要多想,就能猜到,唐河上一定是把鞠文泰给打怕了啊!

    那么现在,摆在大伙儿面前的问题就和几日前摆在鞠文泰面前的问题没啥区别了。

    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世家该如何选择?

    崔三爷摸了摸自己的右下腹,张了张嘴却没吐出字眼来。

    “崔三郎,有话就说!”

    这一幕正好被主位上的卢二爷看在了眼里,他沉声道:“不要有其他顾虑,大家既然找你过来一起商议,就没有在乎过你被唐河上救了这件事儿,更不会去瞎想你会为唐河上说话。”

    “行!”

    崔三爷点了点头,“既然卢兄这样说,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眼下摆在咱们眼前的情况就是这样,大唐现在的武力太过强大了,而这些武力都掌握在关陇那群**手里,那些**又和皇帝穿一条裤子。

    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