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01、这个冬天,终于无忧矣(第2/3页)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就来同济医院?

    唐河上、孙思邈和刘刚对那些上门求职的郎中进行一一甄别,没有医德的不要,昧着良心收黑心钱的不要,医术不过关的也不要。

    长安城里得多少郎中?

    即便是这样的甄别,被同济医院留下来的郎中也有两百多个!

    同济医院暂时是容纳不下的,唐河上正好抽了调了年轻的看上去还能接受新知识的郎中前往医学院学习,剩下的自然按照分科分配到了各个最先进入同济医院的郎中门下。

    最先进入同济医院的郎中们一下子水涨船高,就连辈分最小的徒孙小刘同志都成了科室副主任了。当然,介于同济医院现在的郎中配置,小刘主任只能担任导医副主任。

    而医院也终于不用再排班轮流做导医了。

    一个月,一晃而过,同济医院在月底的扎帐里果然还形成了账务均衡。不,准确的说还略有盈余。

    唐河上将所有的盈余作为员工福利发放给了每一个医务人员。

    于此同时,禹门口大桥的桥墩浇灌已经接近尾声,王玄策在河东的道路修筑也正在快速推进。

    海军也已经在荆州城外的长江水道上折腾了好多个来回,当然也吐了多少个来回。

    除了来氏兄弟和来自岭南的冯家兄弟,几乎人人都将胃里的苦水吐了个通透,哦,还有刘仁轨没有吐,这位海军参谋长在登州呆了那么久,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呢!

    长安学院里,孩子们的学习蒸蒸日上,教习们也已经接受了女教习的事情。

    这件事情上,接受得最彻底的是快三十岁的老光棍马宾王和十六岁的小光棍李义府。二人平康坊也不去了,每天除了日常管理和课业,就是给某两个女官拧开水啊,打饭啊,各种殷勤。

    某两位原本能够提笔书写好多个时辰的女官也乐得做一个开水壶都提不起的小女子,毕竟已经离开皇宫了不再可能成为皇帝的女人了,还不能找个男人过下半生?没见着咱们女教习主任杨妃娘娘和副主任红侠姐姐都对此没有任何意见么。

    说起这些女官,不得不说,皇宫里又放了一批宫女女官出宫。这已经是第五批了,人数不多,三四百人。

    朝堂上,对李二陛下这种致力于增加大唐人口的举措自然是高呼圣明!

    不过,今日,朝堂上议论的不是这件事儿,而是礼部尚书戴胄的奏报。

    戴胄奏道:“启禀陛下,截止今日,礼部已经收到一百零八个属国国书,这些下国使臣大部分已经进入大唐国界,预计在十一月底他们就能抵达长安,进贡。同时,已经收到真蜡更西二十多国的内附请求,这些国家的使臣也在前来的长安的路上。陛下‘天可汗’实乃实至名归!”

    礼部嘛,自然是搞搞外交然后歌功颂德!这大半年下来戴胄终于算得上轻车熟路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万福,大唐万福!”

    戴胄的奏报,点燃了朝会上的歌功颂德之风。

    李二陛下大手一挥:“这都是诸位的功劳,没有诸位,大唐哪来如此强胜?为诸位贺!”

    花花轿子众人抬嘛,这种分功劳的事情李二陛下早在好多年前就做得很好了,不然也不会坐上皇位了。

    “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群臣们一脸与有荣焉,附和着皇帝。

    等着这一波结束,民部尚书老唐同志也说出了一个好消息:“启禀陛下,草原这一季的羊毛已经收集完毕,大安作坊按照指定的价格进行了收购,草原百姓卖掉羊毛之后买到了生活必需品,这个冬天不会再有人饿死!由此可见,陛下比那养鸽子的家伙圣德多了!突厥都护府传来奏报称‘草原百姓们纷纷给陛下立上了长生牌,每日参拜!’陛下如今可是堪比长生天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