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6章字典与标点(第1/3页)  隋末第一狠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今摊子铺得很大,不过发展还不怎么样,唯一的好处就是趁着刚刚拿下这些地方,半强制着百姓搬迁!集中安置一来方便管理,二来就是让百姓都种植平原地带,水土肥沃的土地。

    每年因为季节性的原因,百姓都需要抢收,抢种,春耕的时候还好,可以慢一点,但是收获的时候不行啊,粮食成熟,就必须抢收,一来是成熟季节,鸟兽会来吃;二来也容易掉到地里;最主要还是担心天气,一但遇到大雨,大风,那就惨了,没有人愿意辛苦一年,在最关键的时候出问题,因此需要抢收。至少也得忙碌大半个月的!

    这还不算那些没有足够劳力支撑的家庭,很多家里的男人出去当兵打仗去了,还有一些战死在沙场,永远回不来了,这些家庭,一般都是由一个寡妇,或者一两个老人,带着几个孩子在打理田地,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些劳作,收割时间过慢,就要担心麦子,稻谷过熟,掉在地里收不上来,所以,他们可能会道。

    “陛下有事,尽管吩咐就是!”徐文远恭敬的说道。

    “这套书籍!我希望徐卿尽快译出来!”邹羽指着傍边摆放着一口大箱子说道。

    “这是…农学?”徐文远拿起一卷,小心的打开看了一下,望着邹羽问道。

    “不错!这是一位农学大家,毕生心血!”邹羽点点头道。

    “陛下想要怎么译?”徐文远又看了一会,这才抬头问道。

    “以白话文的方式译出来!然后印刷千份!”邹羽解释道。

    “这已经很通俗易懂了啊!”徐文远不解的说道。

    “还不够直白!而且因为是竹简书写,所以力求简便!许多描述都不甚清楚!我希望以徐卿家你的阅历,来把这本著作丰满起来!有不懂之处,尽可能的查询清楚,备注出来!”邹羽解说道。

    “陛下英明!以前都是竹简书写,因此都习惯了用简练的语言表达,确实是一个弊端!”徐文远赞叹道。

    “不错!确实如此,这本著作,关系甚大,如果有人能精通!可让天下百姓,衣食无忧!”邹羽点点头道。

    “啊!这居然如此珍贵!”徐文远惊讶不已,瞪大眼睛看着箱子道。

    “确实如此!如果学会了这书籍里面的东西,做官也能造福百姓!以后将是农学宝典!其不亚于论语对于儒生!”邹羽慎重的说道。

    “这是何人所著?为何臣从未听过?”徐文远打量着竹简问道。

    “著作此书之人,名叫贾思勰,是北魏,东魏时期的人!书中不但有他一生经验总结,更收录了及等一些失传了的资料!可谓无价之宝!”邹羽赞叹道。

    得到此书的时候,他也很意外,如此完整的农书,任何世家得到,都可能冠绝当世!但是居然丢在藏书阁里面吃灰,而且还没有几个人听说过。后来想想,应该是因为这书出现在乱世,送进宫里,也来不及推广,等到改朝换代,也就更没人注意了!

    “原来是这个时期的大才所著!可惜生不逢时!幸好没有毁与战火!”徐文远感叹道。

    “是啊!幸好保存下来了!可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邹羽点头赞同道。

    “莫非陛下的改革,就出于此书?”徐文远愣了一下问道。

    “算是吧!”邹羽也没有否认,正好给自己学识增加一层出处,以后也更容易让人相信。

    “那可一定要好好保管,别让其他人得到了!”徐文远慎重的说道。

    “徐卿家提醒得即是!不过此书现在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只要好好保管就是,等日后天下一统,在全国推广!”邹羽点点头赞同道。

    “陛下要全天下人都学会这宝典?”徐文远问道。

    “呵呵!这怎么可能!除非天下人都识字了!只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