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2章:俺,一言可兴邦,一语可灭国!(第2/3页)  春秋大领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军跟吕武玩一次狠的。    而上述那点,吕武已经察觉到秦国在大肆集结骑兵,其余更多则暂时不知情。    “鲁执政归国半途病逝,已遣人来告。”国君意图不明地讲了这么一句。    这件事吕武已经从魏琦那里获知,顺着国君的意图说道:“鲁欲并鄅涉及甚广,不独鲁、鄅可自决。”    鲁君午在南下时恳求晋国能支持鲁国把鄅国给兼并掉,没有得到来自晋国的正面回应。    鄅国是被鲁国从四面八方包起来的一个小型诸侯国,为妘姓诸侯国,爵位为子爵,曾经是邾国的附庸。    现在的小型诸侯国还有很多,一般就像鄅国一样被某个二流诸侯国或一流诸侯国包圆,成为一个没有半点喘息空间的“国中之国”。    他们没有灭亡的理由有很多,独独跟自身的实力强弱的关系不大,需要看的是有没有强国愿意为其说上几句话。    吕武并不看好鲁国能够吞并鄅国,甚至认为鲁国有点异想天开了。    鄅国是没有自保的能力没错,关键齐国和莒国已经先后对晋国表达拒绝鲁国吞并鄅国的意思。    齐国和莒国当然无法左右晋国的态度,只是某种程度上来讲,齐国和莒国又关乎到晋国的战略部署,使得晋国无法完全无视齐国和莒国的意愿。    看上去有点矛盾,实际上却是没有的。    晋国真的愿意为鲁国吞并鄅国保驾护航,齐国和莒国不想挨揍只能噤声。    “鲁当下无有执政,魏卿邦交不可行也。”国君对季孙行父的病逝充满了可惜,很是担忧鲁国未来的走向,复道:“鲁若并鄅,齐、莒必不与干休。”    也就是说,晋国现在跟鲁国实际上是处在没有邦交的状态,一旦鲁国昏了头现在吞并鄅国,晋国这边实际上是管不着的。    那么鲁国吞并了鄅国就算完了吗?并不是。    鲁国真的那么干,一来没有得到晋国的允许,再则就是会彻底惹毛齐国和莒国。    晋国想帮鲁国一把?程序上会陷入一种没借口,强行干预会显得霸道不对地方的状况。    吕武听懂国君想表达的意思了。    齐国和莒国的邦交是由阴氏在负责。    以吕武现在的威名,还有上一次将齐国打疼的事实,只要吕武表达态度必然能让齐国心存顾虑。    吕武多次想将莒国抬上桌,莒国的运气非常好,总是会发生一些事情避免被分食。莒国没被瓜分,邦交处置权还是在阴氏手里,吕武只能担起责任。    国君是在询问吕武愿不愿意帮鲁国一把。    吕武还在权衡利弊,国君说话了。    “鲁君与先执政诚邀阴卿往曲阜一会。”国君看到的是吕武眼睛突然间睁大又皱起眉头。    搞啥玩意?    负责鲁国和鄅国邦交的都是魏氏,以晋国卿位家族的默契,再来是相关规矩的约束,哪能随意插手。    另外,鲁国是周天子的“史官之国”,还能动不动对谁发出“历史耻辱柱警告”,看着好像挺牛逼的样子,牛逼到能指使晋国的一位“常务卿大夫”,还想借去当刀啦?    如果没有国君的最后那一句话,吕武顶多就是不管鲁国想搞什么幺蛾子,爱咋折腾就咋折腾。    现在,鲁国把自己当成了谁,又将吕武当成了什么人?    吕武才不管鲁国想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来请求自己帮忙,直言对国君说道:“国中无事维安,诸家不启纷争。鲁涉我国内务,其意可耻,其心可诛!”    国君一愣,再愕然,随后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没一会转为愤怒。    这一阵川剧变脸似得,他霍地站起来,说道:“寡人之意,可使鲁贪图于鄅,不可使之并国,齐、莒攻鲁需卿注视。”    吕武可不愿意在国事上涉及太多的私事,要将任何事情都搞得有理有据外加光明正大,说道:“鲁屡次败于齐,并无看顾鄅人之德。其德行不足庇护鄅人,倘若遭齐、莒相攻,实为咎由自取,与晋无干。”    国君对吕武这句话心里大嘉赞赏。    简直说得太对了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