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五十一章 TRJ—700支线客机(第1/2页)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个额度已经超过了向巴基斯坦出口专用航空航天设备和技术的超级大单,创造了腾飞集团在出口方面的新的历史。

    如果仅于此也不算什么,关键是林光华在拿下如此大的订单同时,并没让腾飞集团付出什么代价。

    2亿美元是120台d—48j大功率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以及支付6500万美元斯贝mk807涡扇发动机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研制和开发的技术服务费?

    很明显,林光华是按照他的要求,把不重要的东西甩给了巴西人,将真正的核心牢牢握在手里。

    毕竟长航时无人机关键还是在航空发动机上,如果航空发动机的节油技术不过关,控制技术差火候,制造技术跟不上,又怎么可能将燃油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又如何将每一滴油的潜力压榨到爆炸?

    所以,雷电—120长航时无人机的平台可以给,无非是ty—6大型无人机平台而已,但最核心的wd—48j大功率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就不能这么随意了。

    航空发动机的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同样如此,伺服电机,电子控制盒这些硬件儿巴西人想要拿去,但核心的控制软件,管理算法以及数据处理就不用外人操心了,还是腾飞集团勉为其难的自己来吧。

    就如同3d打印设备一样,nb—233巴西人只要有钱,想要多少,腾飞集团敞开了供应;但更先进的nb—255就不行了,因为腾飞集团还指望着这个先进设备保持自己的优势呢,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开放出售,估计得等到第三代产品nb—277问世,或许才有希望。

    在商言商,腾飞集团的主业毕竟是航空航天制造,而不是专用设备的制造商,作为一个很容易形成高度垄断的行业中,哪怕是合作伙伴日后都有可能成为可怕的竞争对手,这便是航空航天制造商间的残酷性。

    本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终止,庄建业自然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即便比不上洛马、波音、空客这样的巨头,但也要在庞巴迪、印尼国家航空,巴西航空航天这样的小强中取得自己的技术优势。

    没办法,黑暗森林法则便是如此,不想以后不明不白的死,就得把优势扩大在扩大。

    当然,扩大优势必须有物资的支撑,就必须赚钱,20亿美元的长航时无人机和专用设备是一部分,与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既定合作当然是这次腾飞集团收入的大头。

    整整38亿美元。

    其中28亿美元是明、后两年,腾飞集团负责生产的erj—140系列支线客机机翼、中央翼盒、四个主结构机舱分段等重要飞机部件的生产费用。

    剩下的10亿美元则是腾飞集团与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最新的合作项目,一款70—90座的中型支线客机项目。

    腾飞集团的内部代号为trj—700支线客机项目。

    对外的正式名称为erj—170系列支线客机。

    该项目由双方共同承担研发费用,总投资为52亿美元,按照50%的分配比例,巴西航空航天与腾飞集团各自出资26亿美元。

    至于研发则与erj—140系列支线客机相同,由腾飞集团主导前期机型设计、总体结构论证、验证机制造。

    巴西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负责机型各部分的质量控制、结构优化、静力测试以及验证试飞等工作。

    基于erj—140系列支线客机的成功经验,腾飞集团与巴西航空航天对trj—700支线客机项目可谓倾注了更高的期许。

    其他不论,单就复合材料的使用量就能看出两家企业的野心不是一般的大,因为按照初步规划,trj—700支线客机项目将由之前的trj—500支线客机项目8%复合材料占比,提高到18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