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开四百九十六章 大宋开海(第2/3页)  乱世南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神态还算轻松,只要保持分裂的状态,对于大宋就是一种利好。

    “陛下,难道忠勇军攻破杭州,也如府尹大人一般的手段?”沈义伦有些想不明白,赵光义是用了非常规的手段,直接杀入江宁城中,难道那孙宇也能如此?

    要知道赵光义此行能够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若非是南唐精锐不在江宁附近,就算渡了江,都不一定能够杀到江宁城下。

    “据说是走了海路,至于怎么破的城,眼下还不甚明了。”赵匡胤也觉得不可思议,一下子出现两例直扑对方都城的战例,总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对方既然能跨海而击,陛下,咱这?”沈义伦指指脚下,这开封就在黄河边上,对方既然能把大规模兵力投送到杭州,就有能力同样投送到开封。

    “除了汛期,黄河水道并不适合大船行进,而航海必须使用尖底大船,开封倒是不用担心。不过在靠近入海口的地方,倒是有些危险,横海军那边,朕已经传令加强戒备。”对于开封的安危,赵匡胤不担心,地处大宋腹地,东京周边带甲数万。

    “陛下,臣以为,在登莱一带,兴建船队,不仅可以出海谋利,也能起到监察敌情之用。”沈义伦早就琢磨这事了,既然有机会,那就肯定要推动一番。

    山东登莱一带,自古就是海商汇聚之地,主要行商的路线乃是东进高丽,亦或是北上契丹,所获极丰。

    后周时期,周世宗册封王昭为高丽国王,王昭此人野心较大,有妄图称帝之心,后来渐渐跟后周来往也不多。

    而且为了防止有人勾连契丹,输送盐铁等战略物资,对于海贸一事,从后周时期便极为谨慎。

    大宋立国之后,这事基本也就延续了下来,而且因为高丽至今不曾来朝拜,官方之间没有交流,这民间自然也不多。

    一艘真正能够远渡重洋的海船,造价极高,而且一旦遇上大风浪,便有倾家荡产的风险。若非官府推动,靠民间那点偷偷摸摸,也就弄点小船,出海都凭运气,拿命去博一个高收益。

    至今在登莱一带,都有一夜暴富的神话,无一例外,都是出海去的,自古以来,官方禁止的,就是暴富的机会。

    高丽别的不多,人参之类的珍稀药材多得很,如今跟契丹之间贸易不畅,这些东西身价飙升。而中原之地的丝绸、瓷器之类的,甚至是砚台、玉器,这些东西在高丽的达官贵人中,最受欢迎,弄个十几倍的收益算是良心价。

    沈义伦琢磨这事很久了,但是却不敢轻易开口,万一弄得不好,被扣上私通契丹的帽子,他这脑袋也扛不住。

    若是这事得到了赵匡胤的首肯,他有把握,登莱之地最大的船队,一定是他沈家的。当然了,他一定会跟陛下搞好关系,拉着一起入伙。

    “老赵,你以为这事如何?”赵匡胤下意识地去问赵普,毕竟他如今能过上宽裕的日子, 赵普居功至伟。

    “海贸之利,远胜其他,臣以为,堵不如疏!”赵普也觉得,无论你如何堵,只要需求在,都会有人想方设法弄过来,就跟之前剑州商行的货物一般。

    “而且若是能够从高丽大批运来药材,必然能够打压契丹。”沈义伦对赵普的话很认同,内心却颇为感慨,如今陛下怎么倒越发倚重赵普了。

    这些货物,平时都是从契丹高价弄来,若是能够从高丽运来一批,以较低的价格流入市场,必然导致契丹的货物滞销,只要能够打击对手,这事就应该去做。

    “朕总有些担心,商人重利,万一做些违禁之事,日后受害的,还是我大宋将士。”赵匡胤自然是想挣钱的,眼下大宋穷得叮当响,他又不敢频繁加税,毕竟这些年,烽烟处处,老百姓也没多少余粮。

    如今契丹虽然炼铁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比起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