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2章 袁应泰,冲突(第2/3页)  大明第一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若是用一句最粗俗的话来总结,便是:‘会叫的狗不咬人那……’

    倘若鞑子真想现在便玩命,何须搞的那么花哨呢?

    “那李将军,你以为,我大军,此时当何如?”

    袁应泰此时对李春来的态度,明显又有了一种不好描述的提高。

    显然,他已经越来越重视李春来这个年轻却是实力底蕴都很雄浑年轻将领的意见了。

    “经略大人,此事,在来路时,卑职已经思虑良久,说实在的……卑职一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是理出来一个大框架而已。”

    李春来规整的应对。

    “大框架?”

    袁应泰明显有点失望,但很快便是调整好了状态,笑道:“李将军,老夫知道你的顾虑,你不用太担忧。咱们现在只是探寻而已,至于最后用不用你的意见,老夫也不能一言而决啊。”

    看着袁应泰故作调侃却包涵着诸多真心的玩笑话,李春来也放松了许多,恭敬道:

    “经略大人,卑职以为,当下这般,我大明暂时已经失去了主动出击的能力,恐还是以防守为核心为妙。”

    袁应泰看了李春来一眼,发现,李春来毕恭毕敬,他的眉头不由挑动了一下。

    虽然他知道李春来此时说得是实话,但人便是这般,实话往往在很多时候,是不容易被人接受的……

    人们更愿意主观的向往他们的幻想,而忽略掉客观现实……

    毕竟,一旦以防守为核心,他袁应泰的锅,就着实有点大了,怕不光比不了前任熊廷弼了,怕是比熊廷弼还要落后一大截。

    熊廷弼在任的时候,究竟还是做出了些主动措施的。

    可他呢,到现在,还没有真正把事情捋顺,只是拉拢了几部蒙古人到沈阳辽阳来,还勉强拿得出手而已。

    “说下去。”

    思虑良久,袁应泰还是决定听听李春来的意见。

    毕竟,这究竟是大明此时有着对鞑子之战有着耀眼功绩的人了,已然是凤毛麟角。

    李春来也的确想改变一下当前的局面,没犹豫多久,便是说出了他的判断。

    直白说便是,哪怕李春来放弃‘奇袭老寨’的计划,也更愿意此时的事态保持平稳。

    但是,这其中有个前提!

    辽沈腹地,必须要先清除掉内部的隐患。

    可惜啊。

    李春来虽是说的很详细,也颇为具有实用性,袁应泰最终却是疲惫又苦涩的叹息一声:

    “李将军,你的思虑,老夫已经知道了。不过老夫今天已经乏了,咱们改天再仔细思虑吧。不过,你这边的机动性,老夫还是愿意给你留出足够余地的。老夫之前对你的承诺,不会变!”

    ……

    离开了大衙门,李春来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明明是已经触碰到了什么,但种种原因之下,却又不得不退回来……

    对于此,李春来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若换位思考,李春来也理解袁应泰此时的难处。

    说白了,大明在辽地的这艘船,已经太大了,大的沉重,大的疲惫,想掉头,何其艰难?

    说句不好听的。

    别看辽地这帮将领,明面上恭称袁应泰一声‘经略大人’,可,又有几人,真正把他袁应泰当回事?

    而袁应泰本身背负的包袱,怕是就更大了。

    第一点,他本就是接替熊廷弼而来,是天启小皇帝上任后重要的调动举措之一,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又怎可能让自己比熊廷弼做的还差?

    第二点,大明文臣是有‘守土’职责的。

    若按照李春来的思虑,主要保辽沈腹心,那,周围的那些屯堡又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