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五章 不和谐的诺贝尔得主们(第3/4页)  规则系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    当走在学校的小路上,经常能看到有不认识学者,正接受记者的采访,有的是国内的学者,有的则是国外的学者。    有意思的是,有些学生运气好,也能碰到记者采访,一般都是在做调查,问几个小问题,“你知道赵奕吗?”    “你能对赵奕做个评价吗?说自己的感觉就好。”    “你知道赵奕在数学和物理领域,完成过什么重大成果吗?请具体说说。”    “你知道超对称性问题吗?”    “……”    大部分调查问题都和赵奕以及他的成果有关。    有的媒体不只是采访燕华大学的学生的,还对前来的学者做调查,问一下有关赵奕的问题。    赵奕仿佛成了‘超级明星’。    ……    很快。    学术报告会到来。    当天大学内直通研究生楼的区域被封锁,只要手持邀请函的来宾、学校内的工作人员以及被允许的记者才能够进入。    好多人干脆就站在外围区域,远远看去好像是一场明星见面会一样,只是前来的人不像是粉丝那样狂热。    大型会议室里,好多人都提前来了,有的甚至提前一个小时,还有的为了做学术交流,或者认识一下大佬,干脆早早的就等在里面。    八点。    记者们都架好了摄像机,开始进行可拍摄采访。    这时候大部分人都来了。    前排坐了好多的数学物理大佬,光是诺贝尔奖得主就有五个,菲尔兹得主则有三个,有记者也开始介绍起情况。    “我们能看到报告会现场,有很多国际知名学者。”    “前排有五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分别是杨镇宁、谢尔登-格拉肖、戴维波利策、乔治-斯穆特以及益川敏英……”    记者分别做了介绍,随后依次过去做采访。    其他几个诺贝尔奖得主都很热情,还分别对赵奕进行了点评,只有谢尔登-格拉肖表情冷淡,只是随口说了一句,“赵奕,是个数学天才,物理……”    他没有继续做评价,嘴角却露出了不屑。    记者只能尴尬的走开。    大学里对来人的安排,也和国际上学术知名度地位有关,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菲尔兹得主们,肯定是要坐在前排的,谢尔登-格拉肖则是坐在第一排的位置,和杨镇宁、爱德华-威腾同等。    他们三个是第一排最中间,其他诺贝尔物理学奖、菲尔兹得主,或者是其他知名的学者都分散在两边或者第二排。    杨镇宁是华人物理学家,也一直在国内工作,地位上肯定是不一样的。    爱德华-威腾和赵奕有学术研究合作,‘超对称问题’论证也和两人的学术合作密不可分,他和赵奕是好朋友的关系,另外,他也是世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弦理论的革-命领头人,给的待遇肯定不一样。    谢尔登-格拉肖能和杨镇宁、爱德华-威腾同坐在中间最好的位置,足以见得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了。    他的主要研究淋雨是电弱理论、GIM机制以及大统一理论,凭借推广电弱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家时,年纪才只有四十出头,到现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也一直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并在欧洲核子组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世界上好多顶级学者的性格都有些怪异,大概是天才总是和凡人不一样,谢尔登-格拉肖的性格非常的极端,他对待学术的态度泾渭分明--    只要是他认可的理论,就持有绝对支持的态度。    比如,大统一理论。    只要他不认可的理论,就会直接定义为‘虚假的’、‘谎言’,甚至是‘学术诈骗’。    弦理论,就是如此。    谢尔登-格拉肖甚至因为哈佛大学接受了弦理论,一怒之下离开了哈佛大学,并批评哈佛大学接受‘骗子理论’。    所以当爱德华-威腾和谢尔登-格拉肖被安排坐在一起,气氛就实在有些太尴尬了,两人根本连一个礼貌的点头都没有,偶尔转头看一眼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