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32、牵牛(第2/3页)  欢想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老师的问题都问了可是我的问题还没说呢。”
    王丰收:“那您先说说完了再吃不迟。”
    华真行:“我想知道春华大学或者是东国招收海外留学生的目的是什么?”
    大学当然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进一步的设问就是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出来后可以去干什么?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可以张嘴就来:为各个国家培养人才、培养各个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出来之后去建设他们的国家。
    但是答案真的如此简单吗?这不是本土教育而是留学生教育甚至都不是盈利教育而是国家层面的经费补贴教育。
    用本国的税收资金和教育资源培养的如果不是自己需要的人才这说得过去吗?更进一步的设问是:东国的留学生教育和其他大国的留学生教育有什么不同?
    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体系特别是针对海外留学生的教育不进行本国价值观的培养与输出。要么以灌输的方式要么以引导的方式要么以介绍的方式总之不可能没有!
    假如没有共同或共容的价值观那培养出的是什么人难道是竞争对手或敌人?假如以加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目的那么对留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则更重要。
    夏尔有一篇演讲《谁是我们的朋友》就是引自东国当代最伟大的革命家与思想家的语录核心就是在阐述这个问题。
    东国各大学基本都有两门社会学通识教育课《东国革命史》和《马恩原理》但大多数留学生不用去上因为校方对他们不做要求。
    因为各国体制的不同出于某种担忧东国在留学生教育中好像刻意回避了这方面的意识形态输出也很少宣传自身的体制与文化除非是相关人员主动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近年来就算官方层面想宣传落实到具体实施环节也不知道该怎么宣传找不到合适的思路缺乏完整而清晰的体系。
    一段时间以来说实话各大高校的社科领域譬如经济、金融、法律、教育专业主要都是在搞文化输入如今让同样一批人去搞文化输出实在勉为其难。
    这其中有知识结构的问题也有理论水平的问题更有主观意愿的问题更别提在具体实施环节中有的人是阴奉阳违。比如乔钐高之流这种事怎么指望他们呢?
    那么东国可以采用的文化输出手段难道只剩下最简单的汉语教学了吗?哪怕是汉语教学其介绍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又是什么?
    教育可不是单纯的施舍而是一种传承那么它传承了什么?这就是华真行的问题。
    牛以平沉吟间还没来得及回答呢王丰收又说道:“其实柯老也说过几里国有几里国的难处。
    比如我们不适合直接建立一个马恩主义国家至少不能对外这样宣称。假如是那样以几里国的小身板恐怕顺手就被人给灭了夏尔的新政权挺不住。
    而且柯老又说了就算我们要讲马恩政治经济学体系在启蒙教育阶段同样有两个问题绕不开。
    一是我们为什么要有建立大同社会的理想怎么形成这样的文化共识?二是受教育者的理解水平也就是牛处长今天说的这已经不是初级教育的内容。
    但是文化传统的建立是从启蒙时期就开始的。而文化启蒙可不仅仅是古代的事情而是每一个时代都要重复的事情。
    比如我们需不需要讲孝慈又以什么方式去讲孝慈?
    因为文明的传承不能直接拷贝到每个新生儿的大脑中。无论哪个时代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一次文化启蒙的过程。”
    王丰收说完了牛以平尴尬地笑道:“王大使虽然说的是几里国的事但我明白华总导在问什么了也完全能理解华总导在学校里做的事。
    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校长办副主任很多事情不是由我决定的很多问题也不好回答。”
    华真行突然来了一句:“牛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