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桃叶那尖上尖(求推荐票票)(第1/2页)  咸鱼老爸被迫营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面唱的京剧对嗓子的要求很高,杨涵接下来要唱的这一首小曲儿,就简单多了。

    “桃叶那尖上尖,柳叶儿遮满了天……”

    都不用带伴奏,杨涵给女儿展示了一把什么叫“开口脆”!

    他那独特的低沉嗓音,很抓耳,让人听得都忍不住哆嗦了一下。而这种自带共鸣的戏腔,更是让杨涵用清唱的词唱出了这个曲儿婉转的韵律!

    “在其位的这个明啊公,细听我来言呐,此事哎,出在……”

    京城小曲的种类繁多,但像这一首就有点偏戏曲的风格,甚至可以说这些小曲也是各路戏曲的一种演变。

    杨若伊对戏曲了解不多,甚至她也不太懂乐理层面的东西,但她能听得出父亲唱这个小曲里面蕴含的音乐趣味——围观的老爷子们都在听故事,杨若伊却对爸爸的“唱”,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像“在”其位、这个“明啊公”、细听我“来言呐”,还有前面的桃叶那“尖上尖”,一个又一个复古但听起来又有那么一点小清新的转音,让杨若伊听得忍不住摇晃起脑袋,那精神振奋的样子,像极了看到喜爱的动画片的小朋友。

    《探清水河》,这个京城小曲其实讲述的是一个为爱殉情的悲剧故事,这里面有着很浓厚的旧时代背景!

    杨涵之所以唱这个小曲儿,也是知道在座的这些六十多、七十多岁的老爷子都经历过过去那个苦难的年代,知道这个故事的时代感或许能让他们找到幼年时候的记忆——也就是所谓的共鸣。

    这不,坐在最前面的符泰宁就听得津津有味,脑袋摇晃着,有种上个世纪大家搬着小凳子去听戏剧的那个味儿了!

    但同样是摇头晃脑,杨若伊的摇头晃脑明显不一样。

    她才十六岁,哪里听得懂这么复杂的爱情悲剧?别说《探清水河》了,就算是拿经典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故事来给她看,她也不会有多大的感触——彭学远了,杨若伊跟唐文霏都傻傻地分不清楚。

    她们年纪太小了,音乐相关的底蕴太差,还需要慢慢积累!

    “我们快点回去吧?要被抓住了。”唐文霏紧张兮兮地抱着膝盖,跟小伙伴们说道。

    杨若伊有些羡慕地多看了一眼爸爸跟那几个“老戏迷”爷爷热烈地交流——这种因为音乐被人喜欢的样子也是她梦寐以求的。回过头来,杨若伊才跟小伙伴们溜回楼上。

    ……

    杨涵只不过是日常来茶馆溜达一下,当然不是刻意过来打探伊伊跟她的好朋友们在玩什么。这个就跟在家里他不敲门得到允许都不会随便进入女儿房间,是一样的道理!

    他比较尊重伊伊的隐私。

    不管是男孩、女孩,都需要有自己的隐私空间,父母不能以保护的名义去侵犯孩子的隐私,进入孩子们的隐私空间。

    在这点上,很多中国式家长都觉得小孩子没有什么隐私可言,但杨涵自己小时候就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以前最讨厌的事就是父母会偷看自己的日记,所以他后来就再也不会把心事写在日记上,过了老师不再要求写日记的年级之后,杨涵就从此没有写过日记了。

    正因为对自己成长历程里的烦恼记忆如新,杨涵才在对女儿的培养上,特别注重保护她的隐私。

    他不仅跟女儿“协定”好她的闺房就是她的私人小天地,还从来不会刻意去打探女儿的那些小秘密!

    就比如在茶馆这边,其实茶馆的每一层都是有监控的,他如果想要查杨若伊在干什么,他完全可以让伍茂才把监控调出来。

    但这就侵犯了女儿的隐私!

    同时也没必要,没有他的步步紧盯,女儿还是会比较自觉的——是的,杨若伊在学习和玩耍方面,都不太需要杨涵操心,她会很自觉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