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4章 融入的方式(万更求订阅)(第3/3页)  我的重返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寒暄了几句,程潜干脆坐了下来。

    方年索性记下了自己看的页,合上了。

    “程哥,正好碰见,想向你讨教一个小问题。”

    程潜连忙摆手:“温学妹在这里,你可别这么说,互相讨论。”

    “……”

    坐在对面的温叶看着方年跟程潜小声交流,脑子里面稀里糊涂的。

    她很吃惊于方年怎么会去认识研究生的学长。

    就她所知,方年在09级哲学一班非常低调,几乎没有任何锋芒。

    也不参与什么活动。

    好像是复旦的过客一样。

    但现在,温叶看着方年跟程潜讨论着一些落在耳朵里,每个字都听得懂,但组合起来就很深奥的问题。

    看着方年笑呵呵的讨教。

    看着程潜很平等的对话。

    听着讨论的问题从哲学的范畴延伸到一些研究的领域。

    温叶这才发现,方年选择融入复旦的方式,跟很多很多本科学生不一样,他选择的是学术研究方向。

    仔细想想,温叶忽然觉得或许这才是最正确的形式。

    尤其是对于选择了哲学系的方年来说——

    他不需要创业,甚至可以不要学历……

    排除掉这些方向以后,本科生方年能选择的方式不多,学术研究方向毫无疑问成了最优选择。

    甚至因为是哲学的学术研究,很可能会提供给方年决策的更大启发。

    温叶是知道公司这次危机的解决方案是谁提出来的。

    也知道花了多少时间。

    几乎就是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方年整理出资料,迅速分析情况,最后提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而这些能力,或许就是从这么稀松平常的学术讨论中,获得的……

    …………

    方年抿抿嘴,微蹙着眉头道:“也就是说,你们团队现在在框架问题上的认知研究,陷入了死循环?”

    声音打断了温叶的遐思。

    程潜点点头:“可以这么说,虽然归根结底是没有经费的原因,但也确实是陷入了死循环……

    理论研究需要实验支持,实验支持需要经费,没有经费只能搞理论研究……”

    听着程潜绕口令似的话,方年笑着道:“其实这跟现在的环境也有关系。”

    “的确,不只是我们,大多数团队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程潜认同道。

    气氛有片刻的沉默。

    不多时,方年忽然说道:“你们团队就没考虑过跟公司合作,还是说你们不舍得共享成果。”

    程潜苦笑道:“谁知道到底会不会有成果,框架问题研究了还多少年,人工智能的概念又提出了多少年;

    现在都成了科幻级的词语,如果研究出来了结果还好,要是没有结果,完全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也不好交代的。”

    顿了顿,程潜苦涩的道:“所以说像我们这样的学生,哪能找到公司合作?”

    这时,方年有意无意的看向了对面坐着的温叶……

    ======

    破碗求订阅月票。

    PS:争取明天也四更吧。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