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9章 空了(第1/2页)  姑娘她戏多嘴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三揭惊讶。
    他赶忙起身,把底档上的字迹与霍以骁带来的c拓自扇骨上的文字对了对。
    果然,越看越像。
    衙门里的各种文书,多是底下主事c员外郎来撰写c抄录c整理,尚书c侍郎的长篇大论在其中反而不常见。
    他们翻出来的,也就是韦仕在文书上的几个批注c补充,或是签名留印。
    很少,也就是特特去看,才会发现端倪。
    当然,也有手书与刻录的差异在其中,但李三揭越看,越觉得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
    尤其是“定门关”这三个字,每一个都是“点”开始,执笔而落,与刻刀刻点,很像。
    这个点的落笔感觉,也出现在“贰”和“柒”上。
    扇骨上的那些数字中,这两处与韦仕写字,能看出相似来。
    李三揭下意识地要开口,话到了嘴边,又赶紧咽下去。
    他抓起了笔,刷刷写道:扇子是从韦仕家里抄的?
    霍以骁颔首。
    十之八九,是如此的。
    韦家抄没,不少东西充入库房。
    这扇子虽然平平无奇,但抄家时太混乱了,被混着搬进库房也不奇怪。
    搬进来了,也不好因为它不值钱就扔出去,便一直与书画堆在一块,最终被霍以骁一连串抱了出来。
    那么,韦仕为什么把这些刻在扇骨里,他记下的数字又是什么意思?
    李三揭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又咕噜咕噜灌了半壶冷茶,用力晃了晃脑袋。
    足足想了一刻钟,他忽然灵光一闪。
    三步两步回到案前,李三揭坐在来,右手在算盘上拨得噼里啪啦响。
    一面算面记,口中嘀嘀咕咕,念念有词。
    霍以骁认真听了会儿,没有听懂。
    李大人念得太含糊了,嘴快,还夹了不少临安话,估计除了他自己,谁也听不懂。
    可霍以骁知道,李大人估计是抓到线头了,他的眼睛越来越亮,整个人都精神奕奕。
    随着算盘珠子声停下,李三揭长长舒了一口气。
    提起笔,把几个关键的数字重新抄写,做好备注,交给霍以骁。
    霍以骁接过来看。
    李三揭用口型比了比:“缺斤少两。”
    为了给霍以骁解释清楚,李三揭不得不重新拿了一张纸,从头开始解释。
    术业有专攻。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ei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霍以骁他们在习渊殿学得再多,到底也没有在地方上任职的经验,哪怕六部真轮了个遍,也不过是“有些增进”而已。
    李三揭调任工部时间不长,但他踏踏实实在临安府干了那么多年知府。
    知府是做什么的?
    可不是坐在大堂里审一审各种案子就够了的。
    而是一府的事儿,什么都要知,什么都要管。
    从农事到水利,从商业到航运,河道拓不拓c官道修不修,治安怎么样,城池要不要加固,全得懂。
    作为旧都的临安城,城墙修筑坚固c高大c厚实,迁都之后,不用在城防上多费劲儿,不过,毕竟风吹雨打,该有的检查与修补还是有的。
    李三揭为此也学了不少,加之地方上的一些工事,多少获得了些知识。
    虽然,这些城防与抵御外敌的关口不同,但多多少少,可以举一反三。
    来到工部之后,他也在进步,在相关事务上,更有精进。
    在李三揭无声的指点之下,霍以骁看懂了,韦仕留下来的数字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定门关的,另一部分是瑞雍九年夹口关的,只是扇骨上的刻字有缺损,夹口关那几个字刻太浅了,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