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他跟鬼有什么区别?(第1/2页)  姑娘她戏多嘴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精彩阅读·尽在·无名()
    李三揭被提上来顶缺,收到调任文书后,处理好临安事务,就启程了。
    担心一家老小吃不消行程,就让他们缓行,无需如他自己这般匆忙。
    等他进京后租好宅子,收拾好之后,家人再抵达,也合适些。
    李三揭想得不错,可就是实施上
    出了些问题。
    温子甫一愣:“大人何出此言呐?”
    李三揭轻咳了一声,放下酒盏,身子往温子甫这厢倾了倾,压着声儿问:“我今儿到工部,在门口遇上了霍大人的侄儿,我就和他打了个招呼。他在六部任职吗?这里的官员都怎么称呼他?叫‘贤侄’是不是不妥当?”
    李三揭不知内情,不在状况里,但他不傻,他自己已经琢磨出些味道来了。
    不是京里不兴称呼晚辈为“贤侄”。
    而是那个人,那个在顺平伯府敢无法无天c口出狂言的小子,不能被这么叫。
    李三揭刚问出口,就见温子甫倒到嘴里的酒全喷了出来,呛得跟要断气了一样。
    温子甫根本拿不住酒盏,捶胸咳嗽。
    李三揭的唇角抽了抽。
    还好,温子甫偏头了,桌上的酒菜保住了。
    温子甫缓了好久才稳住气息,一言难尽地看着李三揭。
    “大人真的不知道?”温子甫难以置信。
    李三揭多机敏一人,出身上毫无背景,还能在临安府混得如鱼得水,可见其看碟下菜的手腕。
    虽然,李三揭在临安时称霍以骁为“贤侄”,但温子甫彼时以为,李大人是知道霍以骁身份的。
    只不过是,霍以骁不主动表态,霍怀定也不多说,李三揭揣摩着这两人的心思,选了“贤侄”这个称呼。
    温子甫听温宴说过,霍以骁其实并不喜欢别人叫他“四公子”。
    其他的叫法更不合适。
    李三揭装傻充愣着叫“贤侄”,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反正,那是临安城。
    山高皇帝远。
    温子甫没有想到,李三揭是真的毫不知情。
    甚至,今日两只脚才踏到了千步廊的青石板砖,就震慑了从前到后的所有衙门。
    李三揭早知状况不好,再看温子甫这神情,显然比他预估的状况还不好。
    他只能苦哈哈地道:“还请老弟解惑。”
    温子甫把自己的酒盏挪开,顺手把李三揭的也拿远了,别的吓着他。
    “您知道那位的名字吗?”温子甫问。
    “这个知道,”李三揭道,“我记得霍大人和霍大人的公子,叫他‘以骁’。”
    温子甫又问:“霍家有一位公子,前些年被皇上和霍太妃接到宫里,做了三殿下的伴读。前阵子,大殿下c三殿下c四殿下开始了六部观政,三殿下在户部,那位自然就跟着。”
    李三揭“哦”了一声。
    原来是皇子伴读。
    难怪性子那么张扬,敢把季究往西子湖里扔。
    想想,整天跟殿下们打交道,出入宫廷,一个季究,算得了什么?
    可说回来,皇子伴读就不能被叫作“贤侄”了?
    他还叫原公主伴读的温宴为“侄女”呢!
    温子甫怕惊着李三揭,说话都是循序渐进:“那么,大人又知道不知道,皇上有个没有记在名下的儿子,养在臣子家中,指不定哪天会认”
    “好像听过一嘴,好几年前的事儿了,神神秘秘的”李三揭皱着眉头,想回忆回忆那传言,刚起了个头,他自己就愣住了。
    什么意思?
    前前后后的问题,他都明白,怎么串在一起,这么怪呢
    总不能是还没有喝,就先醉了吧?
    再说了,他的酒量一点都不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